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SEMI大師論壇》台灣AI能領先全球?吳田玉有信心:我們是唯一敢下重注的賭局玩家

風傳媒

更新於 5小時前 • 發布於 5小時前 • 魏鑫陽
日月光董事長吳田玉在SEMI大師論壇中指出,台灣的晶片之路並非孤立,而是全球網絡的一環。(魏鑫陽攝)

2025 SEMI大師論壇今(10)日登場,十多位國際重量級半導體業界領袖齊聚場暢談「Navigating What's Next:Global Opportunities and Taiwan's Strategic Role」全球機遇與台灣戰略角色。壓軸的爐邊對談,由日月光董事長吳田玉博士與台灣半導體協會理事長侯永清博士共同主持,並與Infineon執行長Jochen Hanebeck、Tenstorrent執行長Jim Keller聚焦三大核心議題,進行深入交流。

四位產業領袖從資本支出(CapEx)、製程節點、AI與RISC-V,到先進封裝、人形機器人等面向,全面揭示全球半導體在技術、產業與地緣政治夾縫中的走向。而吳田玉在會末朗讀「彩蛋信件」,更將台灣半導體的故事置於全球「晶片之路」(Chip Odyssey)脈絡之中,為大師論壇劃下最具意義的句點。

半導體未來十年:是成長或威脅?

對談一開始,吳田玉就直言,去年Google與SK Hynix(海力士)在同一論壇上,明確呼籲台灣產業應「勇敢跳躍」(jump),甚至Google直言「要跳2次」。在這樣的氛圍下,TSMC(台積電)與ASE(日月光)確實大幅擴張,不僅在台灣,也在美國加碼布局。但他也拋出關鍵問題:「我們是否做對了?在這個時間點,繼續大膽投資,未來十年究竟會是成長,還是潛藏威脅?」

Infineon(英飛凌)執行長Jochen Hanebeck回應,全球對創新的需求不會停止,AI、電力基礎建設、軟體定義汽車(SDV)、電動車與物聯網(IoT)都是未來十年的主要推力。他強調:「我們看到機會無處不在,但同時挑戰也日益嚴峻。技術路線圖每天都有分岔,複雜度急遽升高,再加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這是一個全新時代。」

Hanebeck表示,Infineon去年的資本支出與今年大致持平,未來仍將依賴結構性成長驅動。「我們的投資策略,奠基於長期的結構性需求,無論是AI、電動車,還是工業應用,這些需求並不會消失。」

吳田玉隨即補充:「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持續追問。全世界都要台灣『跳』,但從來沒有人勸我們不要跳。當台積電跳、日月光跳,其他台灣廠商也會跟著跳。」他強調,台灣產業必須謹慎檢視投資方向,避免陷入集體性風險。

此時,Jim Keller分享了他過去在AMD、Apple與Tesla(特斯拉)的經驗。他笑言,車子正在變成「車輪上的電腦」,當初在Tesla向馬斯克承諾「18個月能開上路」,雖然一開始毫無把握,但最終仍然兌現。「未來十年,汽車、電腦與AI的界線將逐漸消融。」Keller認為,投資規模與技術能力,必須與需求擴張相匹配,而這正是台灣必須持續思考的方向。

如何演進以因應新挑戰?

進入第二個議題時,吳田玉將焦點拉回產業結構本質。他拋出「摩爾定律2.0」的概念,認為摩爾定律並未終結,而是正在進化─從單純的製程微縮,走向系統層級的整合創新。

侯永清隨即補充說明,在過去二十年,摩爾定律大多依靠晶體管微縮驅動,但近年來製程縮小的速度趨緩、成本卻呈指數上升,因此產業必須透過「系統優化」與「軟硬體協同」來延續效能成長。他強調:「這並不是因為製程微縮做不下去,而是因為過去三十年累積的能量,讓我們現在有能力進行跨模組、跨技術的整合。這樣的價值,甚至比單純的幾何縮小更高。」

在這樣的脈絡下,台灣展現出強大優勢。侯永清指出,台灣不僅在晶圓代工上佔據領導地位,更與Google、Microsoft、Meta、NVIDIA、AMD、Qualcomm 等全球系統公司保持緊密合作。「這些合作關係,讓台灣能即時吸收來自系統端的反饋,快速演化與調整,這正是台灣半導體生態系的關鍵力量。」

Jim Keller也提出他的觀點。他回憶在Intel的經驗,當時許多人認為摩爾定律已死,但他提出的報告卻證明,透過結構性重構與設計方法革新,仍可望達到百倍效能提升。「任何艱難的技術路徑,總會經歷前期的快速進步,接著進入報酬遞減階段。但這不代表盡頭,而是需要重新定義架構,找到新的突破口。」

Keller強調,他之所以大力推動chiplet與RISC-V等開放架構,正是因為「單純把價格不斷推高,將使創新只屬於少數大公司」。他認為,應該創造一個更開放、成本更可控的系統環境,讓更多中小企業也能參與設計與創新。「我告訴別人,我解決的其實是『自由』:設計自由、產品自由、合作自由。這樣才會有更多應用、更多設計者,進而帶來更大體量。」

Jochen Hanebeck則呼應「More than Moore」的思維。他表示,市場對於摩爾定律的理解往往過於狹隘,把焦點放在幾何縮小,但真正的產業驅動力來自系統效能的整體提升。「無論是電源管理、高效運算,還是車用電子,未來的突破一定是跨領域的。」

吳田玉則總結:「從傳統晶片製造,到今天與系統巨頭並肩,台灣必須不只追求晶片效能的優化,而要進一步擁抱系統層級的創新。這就是所謂的『摩爾定律 2.0』,它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起點。」

這一段討論,凸顯出台灣的關鍵定位:不只是「製程王國」,更是「系統創新夥伴」。

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與改善空間

第三個議題,主持人吳田玉更直接拋出問題:「台灣的角色究竟是什麼?我們還有哪些不足?」

Jochen Hanebeck率先表態。他宣布,Infineon的下一代汽車微控制器將全面採用RISC-V架構,這是歐洲在車用與工業半導體的戰略性佈局。他指出,歐洲在微控制器、感測器與電源半導體市場佔有優勢,這是傳統強項,但隨著高效運算、AI與自駕車Level5的興起,歐洲必須與新興的AI生態深度結合。

此時,吳田玉跳出來詢問:「你為什麼來SEMICON Taiwan?台灣過去並沒有太多微控制器產業基礎,但今天你選擇在台灣亮相,是因為我們的AI製造、先進節點、3D疊層、矽光子嗎?是不是因為全世界沒有人像台灣一樣,願意投入如此巨額的研發與資本支出?」

Hanebeck並未否認,他直言道:「台灣確實是我們的重要合作夥伴。除了代工夥伴與 ASE(日月光),台灣更逐漸成為AI的樞紐。」他強調,歐洲的強項與台灣的製造能力相輔相成,未來的合作將不只是零件,而是整個系統價值鏈的互補。

吳田玉緊接著話:「台灣在汽車很小,在機器人也很小,但我們在先進製程、AI製造上是全球唯一敢下重注的『賭局玩家』。所以,今天不只是你們需要我們(台灣),其實我們也需要歐洲—我們需要NXP、Denso、Bosch這些力量。」

Jim Keller接著補充,未來的消費結構將劇烈改變,「在美國,人們今天花在汽車上的錢,比花在電腦上的還多。但在未來二十年,這會完全逆轉—人們會花更多錢在AI、機器人上,甚至可能不是花2萬2千美元買一輛車,而是花同樣的錢買一個機器人,因為車子變成Uber提供的服務。」

侯永清則提出警示。他承認台灣供應鏈在行動AI、資料中心與車用需求方面表現良好,但若要支援人形機器人等新應用,僅靠現有基礎遠遠不夠。「我們需要引入新的能力與新的合作夥伴,否則停滯不前就會被取代。」

Hanebeck也呼應這點,強調「電力與運算缺一不可」。他進一步補充:「大腦沒有電力無法運作,電力沒有大腦則是危險的。這正是未來產業合作的最佳註腳。」

這一回合的對談,點出了一個核心現實:台灣是先進製程與AI製造的龍頭,但在汽車與機器人等新興應用仍有缺口;歐洲掌握車用與電源強項,但也需要台灣的製造能量。

彩蛋:台灣「晶片之路」走向全球

在三大議題結束後,主持人吳田玉並沒有立即劃下句點。他突然站起來,拿出事先準備的一份手稿信件,並強調這是現場「彩蛋」,也是未經排練的真心話。他表示:「今天這場對談完全沒有彩排,我想藉由這段文字,向在場各位表達敬意。」隨即朗讀出一封題為《A Chip Odyssey》的公開信。

爐邊對談的最後彩蛋,吳田玉拿出事先準備、名為《A Chip Odyssey》的手稿信件,強調這是未經排練的真心話。(魏鑫陽攝)

他首先引用了台灣今年推出的紀錄片《造山者:A Chip Odyssey》,描述台灣半導體產業從草創起步、歷經數十年努力,終於成為全球數位世界關鍵支柱的歷程。片中突顯兩代人才的願景、勤奮與領導,合力打造跨世代的傳承,這段故事深深觸動了他。

「這不只是台灣的故事,也是全世界的故事。」吳田玉說。他強調,美國、日本、韓國、歐洲等地,同樣都有屬於自己的「Chip Odyssey(晶片之路)」。過去七十年來,無數人才群體共同建構了半導體產業的基石,使得下一代能夠持續探索、創新與擴展。台灣的「Chip Odyssey」並非孤立,而是全球網絡的一環;各自獨立卻相互依存,合力創造出遠超過個別總和的價值。

他進一步指出,全球半導體合作的核心,始終建立在三個原則:「信任、互惠,以及為人類創造最大價值的信念」。即便當前產業面臨的邊界條件與挑戰,已與前輩所處的年代截然不同,但這三大原則至今未變。

「我要感謝各位,成為這段持續演進的故事的一部分。前方有龐大的機會,也有同等重要的責任。每一個人,都是自己晶片之旅的角色。」吳田玉語氣堅定,呼籲當代產業人應如同前人般,為後世留下更偉大的傳承。

在信件的最後,他將這份文字獻給自己的前輩—盧超群,同時向在場的產業元老致敬,特別是所有的半導體奠基者。他說:「是你們為我們打下基礎。而我希望年輕一代能夠接過火炬,繼續往前。未來是光明的,而今天這場論壇,只是另一個新的起點。」

現場隨即響起掌聲,這封「彩蛋」不僅為論壇劃下感性句點,也巧妙呼應論壇的主題: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版圖中的戰略角色,承載傳承與責任。(推薦閱讀)川普搞出的穩定幣是什麼?台灣缺席了嗎?不只延續美元霸權更與金融基建有關

這場SEMI大師論壇的爐邊對談,從未來十年產業前景、如何進化以因應挑戰,再到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與改進空間,不僅完整勾勒半導體產業的機遇與風險,更像是一場產業宣言:台灣雖小,卻不只是供應鏈一環,亦是半導體全球生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未來,唯有全球合作,才能開創下一段「晶片之旅」。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YouTuber、網紅注意!財政部出手課稅了 規範重點一次看

CTWANT
02

2025蘋果秋季發表/8大亮點+台灣售價曝!史上最貴、取消這配色果粉崩潰

三立新聞網
03

緯創(3231)、廣達(2382)、聯電(2303)...避九月魔咒,15檔個股宜「居高思危」:AI族群回檔才是買點

今周刊
04

SEMICON Taiwan 2025 登場!台積電與輝達都關注「矽光子概念股」一次看

科技新報
05

泰山前董事會糟了!處分全家股權、投資街口、擴建包裝水廠3決議 全遭法院判無效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