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存款意外連4升 7月破1243億今年新高
人民幣存款在低檔徘徊多時後,意外迎來連續上升走勢。央行公布最新數據,7月國內銀行人民幣存款餘額達人民幣1,243.41億元,不僅連續第4個月上揚,更改寫今年以來新高。據瞭解,法人戶匯入股本、投資盈餘與股利的資金流入,是推升存款增加的主因,目前尚未觀察到對等關稅衝擊的跡象。
依央行統計,外匯指定銀行(DBU)7月人民幣存款餘額為914.10億元,單月增加20.84億元;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存款餘額為329.31億元,月升29.91億元。合計兩者大增50.75億元,帶動總餘額突破1,240億元大關。
央行分析,DBU端的成長,主要因法人戶將資金轉入帳戶,包括股本挹注、投資回收及股利分派,帶動多數法人帳戶餘額小幅上揚。另一方面,部分法人客戶進一步將DBU資金調度至OBU承作定存,使得OBU存款同步跳增,形成「雙軌齊升」的局面。
回顧近年走勢,人民幣存款曾一度陷入低潮。去(2024)年3月跌破1300億元關卡,12月更下探至1,200億元之下,連續刷新自2013年10月開辦業務以來的新低紀錄。進入今(2025)年後,市場氣氛逐步回穩,人民幣存款於低檔震盪築底,4月至7月接連彈升,顯示法人資金操作開始回流,支撐餘額逐步向上。
至於利率水準,1個月期部分,以永豐銀行2.55%居冠;3個月期與6個月期均以板信銀行最佳,分別為1.45%與1.65%;而1年期則由陽信銀行1.5%拔得頭籌。不過,這些利率方案皆附帶條件,例如永豐須以13種幣別轉存才適用,板信要求透過網路銀行並以新台幣轉存,陽信則限定以新台幣轉存人民幣方能享優惠。
市場人士觀察,人民幣存款規模一連4個月攀升,短線雖受到法人資金流入推升,但能否延續成長動能,仍有賴兩岸資金流向與國際貿易情勢的發展。隨著地緣政治與關稅政策變化,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與穩定性,將成為未來影響存款規模的關鍵因素。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