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樂園有望重建?侯友宜支持:還原年輕人共同的童年記憶
位於新北市八里區的八仙樂園,自 2015 年6 月27 日舉辦「彩色粉塵派對」期間發生嚴重粉塵爆炸事故,成為全台最嚴重的公安事故。
當晚現場因大量玉米澱粉製成的彩粉懸浮空中,誤觸舞台設備引發火舌,瞬間演變為大規模燒燙傷災難。這起事故造成 15 人死亡、484 人受傷,成為臺灣近年少見、涉及大量年輕人參與與重創青春記憶的重大事件。也因此事件,八仙樂園被勒令停業,園區至今未復原,荒置成為廢墟,鄰近地方經濟亦長期受創。
市府最新表態
在 2025 年11 月3 日於市議會市政總質詢中,侯友宜市長針對此案明確表示支持。他指出,八仙樂園所在地屬私有土地、主要為農業區,腹地並不大,但該地曾是許多年輕人童年的遊樂記憶,具有深厚的地方意義。他願意與業者共同面對重建挑戰,希望園區能重新打造為水上樂園或兒童樂園,藉此創造「地方發展雙贏」的局面。
侯市長強調,過去的空置狀態已無法解決任何困境,業者應正面面對過去問題、積極推動改變。市府城鄉局局長黃國峰補充說明,因園區鄰近海邊、且多為保育土地,若要進行土地用途變更與都市計畫變更,仍需依法分階段推動,流程必須嚴謹、合法。
圖片來源:八仙水上樂園@Facebook
八仙樂園在 1980–1990 年代,是北臺灣年輕人、學生族群假期與夏日遊玩的熱門目的地。許多人在園區中留下「尖叫滑水道」、「水上衝浪」、「彩粉派對」等歡樂記憶。當時樂園具有強烈的「青春、放鬆、群體狂歡」氛圍,成為朋友、同學、甚至家庭出遊的共同回憶場域。
不過,2015 年的那場彩色粉塵派對,原意為慶祝暑假來臨、年輕族群聚集歡樂,但卻因疏失釀禍。事故之後,許多參與的年輕人或朋友、或者當晚沒能前往的群體,都在回憶中留下「如果當晚我在那裡/多麼危險卻看成是玩樂」的反思。
這起災難讓全球認識到粉塵爆炸的可怕威力,許多國家因此加強對彩粉活動的安全規範。台灣政府也立即宣布暫停所有粉塵、粉末相關活動,並檢討公共安全管理制度。而八仙樂園從大家暑假必去的遊樂聖地,在2017年黯然退場。關於八仙樂園,你的回憶又是什麼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