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6月進口與出口雙降 貿易逆差大減16%、創逾一年半新低
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周二公布的數據,美國完整的 6 月貿易逆差( 含服務貿易收支))因消費品進口大幅下滑而縮減 16.0% 至 602 億美元,這是美國總統川普實施全面關稅對全球貿易產生影響的最新證據。
整體貿易逆差創下 2023 年 9 月以來新低。政府在數日前公布商品貿易逆差大跌 10.8%,創 2023 年 9 月來最低紀錄,而此次公布的包括服務貿易在內的整體逆差,同樣創下 2023 年 9 月以來最小規模。
6 月商品和服務出口總額為 2,773 億美元,較 5 月的逾 2,780 億美元下滑,而進口總額則從 5 月的 3,503 億美元降至 3,375 億美元。
貿易逆差縮減推升 GDP 成長
貿易逆差縮減大幅推升美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反彈,扭轉第一季的負面影響。第一季時,消費者和企業為搶在川普關稅實施前採購,導致進口激增拖累經濟表現。第二季經濟年化成長率達 3.0%,與今年前三個月 0.5% 的萎縮形成強烈對比,但整體數據掩蓋了經濟活動正在走弱的潛在跡象。
川普上周趕在 8 月 1 日自設期限前,向數十個貿易夥伴發出通知,宣布將對其對美出口商品課徵更高進口稅。
美關稅率飆至 1934 年來新高
隨著對美進口商品 10% 至 41% 不等的關稅率將於 8 月 7 日生效,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 (Budget Lab at Yale) 估計,美國整體平均關稅率已從川普 1 月重返白宮前的 2% 至 3%,飆升至 18.3%,創下 1934 年以來新高。
關稅政策的影響已開始在貿易數據中顯現。消費品進口的急劇下降反映企業和消費者對高關稅的反應,這種趨勢可能持續影響美國的進口模式。
經濟成長隱憂仍存
儘管貿易逆差縮減有助於第二季 GDP 表現,但分析師警告,經濟活動的潛在走弱跡象不容忽視。第一季的進口激增主要反映市場對關稅政策的預期反應,而非實際需求增長。
川普政府的關稅策略旨在重塑美國貿易格局,減少對進口商品的依賴,但這項政策的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
隨著更多關稅措施即將生效,未來幾個月的貿易數據將更清楚顯示川普貿易政策對美國經濟和全球供應鏈的全面影響。
分析師指出,雖然貿易逆差縮減在短期內提振了 GDP,但關稅導致的成本上升可能對消費者和企業造成壓力,需要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更多鉅亨報導
•美6月貿易逆差大幅收窄 消費品進口降至近4年低點
•貿易逆差恐變「打地鼠」遊戲?專家預警川普關稅無助美經濟失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