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外海8.8地震引海嘯 氣象署授「保命4口訣」:勿傻傻待在原地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外海今天(30日)上午7時25分發生芮氏規模8.8地震,台灣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於稍早發布海嘯警報,提醒沿海民眾留意岸邊浪高。氣象署也說,大家收到海嘯警訊或海嘯警報時,應牢記4個口訣,即「往高處、往內陸、找堅固、抓牢固」,確保人身安全。
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東經160.0度、北緯52.2度)於台灣時間今天上午7時25分發生芮氏規模8.7地震,美國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研判,該地震可能在太平洋地區引發海嘯威脅,台灣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於11時40分發布海嘯警報,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於上午10時30分的海嘯警報說明記者會中說,氣象署在海嘯警報發布的同時,也針對台灣沿海地區發布國家級警報,而都會區、山區的民眾不會收到此通知,因此他也提醒民眾若有收到國家級警報時,應往高處避難。
針對海嘯警報第4報的內容,吳健富說,氣象署預估海嘯最早到達的地點是東部沿海(宜蘭縣南澳鄉至台東縣長濱鄉沿岸),時間為下午1時18分,波高小於0.3公尺;其次為東南沿海地區(台東縣成功鎮至屏東縣滿州鄉沿岸),時間為下午1時18分,波高0.3至1公尺;再者是東北沿海地區(宜蘭縣頭城鎮至蘇澳鎮沿岸),時間為下午1時24分,波高小於0.3公尺,後須依序為西南沿海地區(台南市至屏東縣恆春鎮沿岸)、北部沿海地區(新北市及基隆市沿岸)及海峽沿海地區(桃園市至嘉義縣沿岸,及澎湖縣,金門縣與連江縣等離島地區),時間為下午1時25分後至1時45分左右,波高0.3至1公尺。
氣象署在臉書「報地震-中央氣象署」發文表示,民眾一旦收到海嘯警訊或海嘯警報,請不要傻傻待在原地,應務必且立刻往高處或內陸移動,或就地找堅固的建築物避難、若不幸落入水中,請抓住或爬上大型漂浮物,等待救援。
一、往高處
氣象署表示,民眾收到海嘯警訊或海嘯警報時,應往高處跑,若有高樓或山坡更好,至少3層樓才安全。
二、往內陸
氣象署指出,民眾也可往內陸移動、遠離海岸,但嚴禁開車,以免塞車耽誤逃生。
三、找堅固
氣象署提到,民眾還能就地尋到堅固的建築物避難,並打開門窗、減少海嘯衝擊。
四、抓牢固
氣象署建議,民眾被海嘯沖走時要冷靜,先抓大型漂浮物,或想辦法到高處抓住固定物,等待救援。
吳健富表示,此次地震發生原因為太平洋板塊向西北隱沒至鄂霍次克微板塊,屬於典型隱沒帶地震。歷史資料顯示,該區自1900年以來共發生133次規模7以上地震,當中有12次超過規模8,最大為1952年規模9.0地震,曾引發高達12公尺的災害性海嘯。
吳健富也說,本次震央雖位於氣象署監測範圍之外,然透過接收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PTWC)資訊,搭配本署數值模擬系統進行研判後,分階段已發布海嘯相關訊息包括7時38分,發布「海嘯消息」第1報、8時23分,發布「海嘯消息」第2報;9時12分,發布「海嘯警訊」第3報;11時40分,發布「海嘯警報」第4報。
另據預估,海嘯波自今天下午1時18分起陸續抵達台灣沿海地區,以氣象署畫設的台澎金馬沿海海嘯警戒分區來看,東南與西南沿海地區預估波高達0.3至1公尺,其餘地區則低於0.3公尺。
氣象署為了提升災防訊息效能並避免不必要恐慌,此次透過災防告警細胞廣播服務(PWS)所發出的海嘯警報,僅針對可能受到海嘯威脅的沿海鄉鎮市區(包含離島)進行推播,以精準將警報訊息送達真正需要避難的地區民眾,落實「精準告警、不擾民」的原則,有效提升整體防災應變效能。
延伸閱讀
生活話題:豪雨轟炸中南部
顯示全部
留言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