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演練不再走形式!7/15起全台啟動「城鎮韌性防空」,違規最高罰15萬
2025年全台「萬安演習」全面升級,將於7月15日至18日舉行「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分區分日展開,結合「漢光演習」進行實兵、實地、實境操演。此次演習不僅檢驗全民防空意識,更強調災害應變、民生運作與假訊息反制等多面向挑戰,違規者最高恐遭罰新台幣15萬元,地方政府籲請民眾切勿心存僥倖。
演習區域時程表
根據內政部規劃,演習將依區域分日進行:
- 7月15日:中部地區
- 7月16日:南部地區
- 7月17日:北部地區(含雙北)
- 7月18日:東部及離島地區
圖片來源: 2025 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實施計畫
每場次演習分為兩階段,首先是30分鐘的防空疏散與交通管制,接續為60分鐘的實作演練,內容涵蓋急救站設置、災民收容安置、基礎設施搶修及民生物資配給等,並透過警報聲(1長音2短音,重複3次)作為啟動信號。
交通全面管制 搭錯車恐吃罰
演習期間,交通規定大幅從嚴:
- 公車:停止發車,行駛中須靠邊停車,乘客需下車避難
- 捷運、高鐵、台鐵:正常運行,但乘客須壓低身體於窗下,配合保護動作
- 計程車、YouBike、共享機車:須立即停靠路邊,駕駛與乘客全數疏散
- 高速公路:可持續行駛,但下交流道後需停靠並避難
- 外送、用餐:全面暫停,顧客須疏散、店家應暫停營業
內政部強調,依據《民防法》第25條,民眾若在演習期間未依指示疏散、闖越管制路口、不配合交通與人員管制,將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圖片來源:canva
首度「無腳本抽選」 逼真情境驗證應變力
不同於以往制式流程,今年首度採「有想定、無腳本」模式,現場臨時抽出危機情境,測試地方政府與民間單位臨場反應與指揮協調能力。更首次全面採用「實人、實物、實地」方式演練,包含急救站、配售站、救濟站等設置,真實模擬社會運作於危難情境中的應變機制。
演習也同步驗證在無國軍支援狀況下,由地方與民間單位主導的非軍事防護機制,確保城市面對戰爭或重大災害時,能持續運作。
總統賴清德表示,這項升級版演習代表台灣社會由點到線、再拓展到面的防衛整備進程,未來將持續與「漢光演習」配合,建構橫跨中央、地方與民間的防護體系。他指出:「面對各種極端風險,我們不僅要有軍事準備,更要有社會的全面動員能力,才能確保生活不中斷,民主不退讓。」
圖片來源:canva
提醒民眾:出門前先查避難所
內政部提醒,民眾可透過「警政服務App」查詢附近防空避難場所,外出前務必確認演習時段與所在區域,並配合現場人員指揮,不僅可避免受罰,更是保護自己與家人安全的重要行動。各地政府也呼籲,演習當日應儘量避免外出,以利演習順利進行,共同提升社會韌性。
延伸閱讀: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