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燕爭取劃設灣裡醫療用地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邁入超高齡社會,議員林美燕總質詢時,帶領上百名灣裡高齡族,要求市府進行喜灣重劃時,能規劃醫療用地,並搭配醫療公車等,提供長者更便利的生活。
林美燕指出,南區沒有大型醫院,長輩至大醫院看病得不斷轉車,雖101路都會公號公車可達成醫,其他大型醫院如奇美、安南、市醫還是千里迢迢,公辦喜灣重劃正進行土地登記,長輩最需要的醫療用地應加以規劃。市長黃偉哲回應,一、兩百床的地區醫院用地約零點五公頃,會跟國產署爭取對外招商,比照市醫經營模式。林美燕建議開發其他公車路線,停靠大型醫療點。
長輩除健康,經濟問題也相當重要,林美燕說,台南最低生活費標準為一萬五千餘元,全市近兩萬名長輩領取中低收入生活津貼,中央制訂的補助約八千餘元,有高度落差且因家庭因素,有些長者申請卡關,希望彈性放寬。且全市只有二十間全日型住宿身障照顧機構,提供兩千六百餘床照顧,台南有多達十萬多名身心障礙者,家屬反映床位不足、候補期過長,床位資訊不夠透明,且收費高昂,恐造成家庭壓力和潛在社會問題。
市府規劃灣裡第三個重劃產業園區,位在二仁溪北側,可望帶動南區就業機會,林美燕話鋒一轉,強調民眾反映路名不佳,如青森路為輕生路、弘前路為黃泉路,幾經反映仍一意孤行,對民眾是極大汙辱。
另,四鯤鯓推出水上市集,卻缺乏入口意象與地景藝術,港務公司每年編列高額回饋金,地方卻付之闕如,要求明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