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吃筆記專題/龍蝦入夏 粵味升溫—高雄萬豪京翠港式飲茶推四道創新龍蝦料理 琵琶鴨同步登場再現功夫廣味
說到高雄萬豪的《京翠港式飲茶》,除了港式點心與粵菜手路菜聞名外,每逢季節更迭的「私房料理」更是識門道老饕心中難以錯過的重點。2025年夏季,主廚鍾巨泉以「青龍龍蝦」為主角,推出四道創新料理,將經典廣味與當代手法並置演繹,從蒸、炒、焗、燴等技法發展多元滋味層次;此外,更加碼推出傳統廣東功夫菜「琵琶鴨」,重新喚起人們對中菜火候與節奏的尊敬。這一季,粵菜不只好吃,更值得細嚼與慢品。
青龍四重奏:從港式經典到異國靈感的夏日演繹
主廚鍾巨泉選擇青龍龍蝦為夏季主題食材,設計出四道私房料理,各自展現粵菜工藝的轉化與創意手法。從清蒸、爆炒,到焗製與燴湯,每道都擁有明確的味型節奏,將粵菜的層次與清爽發揮得恰到好處。
「青龍蒜蓉蒸」主打原味精粹,以傳統港式蒜蓉醬為靈魂,搭配蔥花與細切辣椒米輕輕提香,透過清蒸手法將龍蝦的鮮甜牢牢鎖住。蒜香柔和不嗆,入口可感米酒的幽雅酒香與海味共振,鹹香中透著一絲微辛,將蝦肉的彈性與清鮮襯托得更為分明。這道料理沒有繁複調味,卻讓人嚐見粵菜講究「清而有味」的本質,是最能體現粵式火候與食材質地的一道純粹代表作。相較之下,「避風塘炒青龍」則屬香氣十足的濃烈派,採用大量金黃蒜酥、蝦醬、辣椒與沙薑大火快炒,瞬間逼出香辣氣息與龍蝦本身的鮮味。外層酥脆、內裡彈嫩,每一口都藏著辛香與海味交錯的鮮明節奏。豆鼓與炸蒜的鹹香在口中綻放,餘韻悠長卻毫不油膩,是那種一口接一口、停不下筷的經典粵式爆炒之作。尤其適合炎炎夏日,用香氣打開味蕾,是最具渲染力的一道熱炒主角。
「法式香草焗青龍」以改良式卡波黎香草奶油醬為基底,融合洋蔥與蘑菇細火炒香,再以焗烤手法緩緩鎖住龍蝦的彈嫩與海味。白醬質地柔潤絲滑,入口先是奶油的溫潤緩緩鋪陳,緊接著香草氣息在齒間綻放,與蝦肉的甘甜交融共舞。整體風味溫和而不失深度,層層遞進,從醬香、奶香到蝦鮮,各有起伏,令人一嚐便記憶深刻,是一道既典雅又富口感張力的焗烤之作。另一款「金湯奶油焗青龍」則走濃郁奢華路線,以新鮮南瓜慢燉至綿密泥狀,融合香醇奶油細火調製成金黃色濃湯,將龍蝦燴煮其中,使海味與甘甜交織入味。湯色飽滿明亮,質地濃稠卻不黏膩,入口先是南瓜的自然甜香鋪展,隨後龍蝦的鮮美逐步浮現,緊接著奶香包裹餘韻,濃而不膩、鮮而不俗。是一道在溫潤與飽滿之間取得完美平衡的盛夏焗菜,也為粵菜注入少見卻令人驚豔的「濃味柔情」。
京翠港式飲茶夏季私房料理除了精彩絕倫的龍蝦宴外,還有四道依時令烹調的季節美饌,如甘甜消暑的「冬瓜瑤柱田雞湯」、油潤辛香的「蒜子燒肉田雞煲」、酸爽味鮮的「酸菜煮龍膽斑球」與鴨香醬濃的「茄子火鴨炆伊麵」,值得饕客在炎炎夏日細細品味。
琵琶鴨限量登場:薄皮香脆不肥膩,重現廣味功夫菜的精氣神
除了以青龍龍蝦為主角的創意菜色,《京翠港式飲茶》也悄悄端出一道藏功於細節的傳統鉅作——琵琶鴨。這道源自廣東德鳳城的經典粵菜,因拍扁攤平的外型酷似琵琶而得名,講究醃漬入味、風乾脫脂與爐火烘烤三道工序,最終達成皮薄酥脆、油香不膩的理想狀態,是最能體現「工夫菜」技藝含金量的代表作。
主廚鍾巨泉選用品質上乘的北鴨,以特調滷汁與中藥香料醃漬入味,經長時間風乾後,再以鐵架平掛進烤爐慢烘。琵琶鴨與常見片皮鴨不同,講求的是鴨身與鴨皮整體口感,皮薄酥脆但不焦,咬下瞬間可聽見「喀」的一聲脆響;鴨肉則保持肉汁濕潤,入口細嫩不油膩。主廚特別強調,琵琶鴨的醃漬與烘烤需提前一日準備,並非即點即做,因此此道料理採每日限量、預約制供應。推薦搭配一壺老普洱或炭焙烏龍茶共食,讓香氣、油脂與茶韻在餐桌上形成平衡的味覺對話。
從經典走向創新 以青龍與琵琶鴨,演繹粵菜的夏日節奏
在《京翠港式飲茶》,粵菜不只是一種懷舊符碼,而是能隨節令與主廚靈感不斷推進的「活菜系」。這一季,以青龍龍蝦為策展主角的夏季料理系列,揉合傳統手法與西式技藝,讓熟悉的味道呈現出全新姿態;同時也透過復刻版琵琶鴨,喚起對粵菜經典「工夫菜」的重新認識。主廚鍾巨泉表示,「中菜其實有很高的可塑性,但關鍵在於火候與味感的拿捏要準。」這次夏宴便是他對粵菜「轉化但不妥協」的一次實踐。無論是講求層次輕盈的青龍四吃,還是費工復刻、每日限量的琵琶鴨,每一道都是經過時間推敲後的呈現。
對於習慣港點快節奏與即食體驗的消費者來說,這場夏季餐桌反而顯得從容且稀有——它不求炫技,不為拍照設計,而是讓風味自己說話,讓舌尖記得季節更替的味道與用心。若你正在尋找不一樣的中式餐桌,《京翠》的這一場夏宴,值得細細咀嚼、慢慢記得。
加鏡LINE新聞不漏接
摘星專題/「山海樓」專注做好台灣味,連續六年米其林一星、四年綠星的堅持
新奢饗聚專題/皇家禮炮21年「王者之鑽」佐名廚獨獻之饌 獻給新奢世代的極致饗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