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全聯先生2年不見帥成這樣!曝都在照顧肺癌腦轉移的媽,肺癌轉移怎麼治?

健康2.0

更新於 19小時前 • 發布於 13小時前

「全聯先生」邱彥翔因為裸身跳高雄港、酒後失控拿鐵棍插麥拉倫超跑等爭議沈寂2年,年初還被爆「暴肥、體重破百」,但近日他接受媒體聯訪時被媒體意外發現:他不僅沒暴肥,51歲的他反而帥得被稱為「戴上許光漢濾鏡」,變瘦又變帥!

▲「全聯先生」邱彥翔2年多不見,變瘦又變帥!(圖/經紀人及Fizz Lab提供)

184公分的邱彥翔自2006年在全聯廣告中出道,便深受歡迎,幾乎成為全聯的代表人物。2020年還曾代言全聯的「健美先生」,挑戰在2個月內健身甩肉10幾公斤,成功穿上14年的西裝。但因前幾年他接連出現脫序行為,在2022年便和全聯結束長達16年的合作。

邱彥翔受訪時表示,他當時喝酒斷片,直到被警方通知後才知自己闖下大禍。事後也馬上跟車主致歉,立刻聯絡車主賠償道歉,老婆痛罵他後也幫忙關心後續處理。他這兩年鮮少公開露面,大多時間都留給家人。原來是媽媽前幾年發現罹患肺癌,最後轉移到腦部,直到去年11月病逝。

邱彥翔提到媽媽就難過哽咽,說媽媽腦轉移後智力降到如同7歲兒童,後來的時間他都在忙著照顧媽媽。邱彥翔現在有戲劇和主持邀約工作,因為熱愛音樂,今年獲邀擔任2025《霓虹綠洲音樂祭》召集人,盼接下來能跟熱愛音樂好友組成樂團玩音樂。

肺癌轉移腦像失智?醫:因人而異

全聯先生媽肺癌轉移腦部,為什麼會出現像失智症?智力退化如7歲?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方科智表示,肺癌轉移至腦部後的臨床表現會因個人狀況而有所不同。年紀較大、有失智症風險或曾中風的患者,腦轉移可能會加重原有的病態。若轉移部位未影響認知功能,失智症狀進展的速度則較緩慢。

此外,腦脊髓液蔓延或接受全腦放射治療的患者,症狀影響範圍較廣泛。若放射劑量超出患者負荷,也可能加速類似失智的症狀進展。因此,單從腦轉移難以判斷症狀成因,須進一步了解腦瘤位置、是否轉移至腦脊髓液及放射治療情形,方能釐清病況。

如何預防肺癌腦轉移?

如何預防肺癌轉移至腦部?肺癌常見的遠處轉移部位有肝臟、腎上腺、骨骼、腦部、以及骨髓,方科智醫師表示,臨床發現,肺腺癌患者若有基因突變,也就是可以使用標靶藥延長生命的這類患者,在標靶藥失效後,特別常見轉移至腦部與骨頭。

因此,即使正在服用標靶藥,仍須注意藥效是否減弱,並留意腦部或骨頭是否出現轉移症狀。對於一開始就確診為基因突變的患者,醫師會建議按時服用標靶藥,以減緩疾病進展速度,這也是減緩腦部轉移的重要方法。若不幸一開始就發現腦轉移,則須視情況是否要搭配放射線治療或手術減壓,以緩解症狀。

治療肺癌應以原發腫瘤為主

方科智醫師強調,通常癌症發生轉移,主要治療是以「治療原發癌症為主」,像肺癌轉移其他器官,通常是先用化療藥物或標靶藥物,來抑制原發性腫瘤,一般只要原發的腫瘤部位達到抑制作用,轉移的部位也會得到縮小、控制。

一般都是在僅在轉移部位危及生命時,才會直接針對局部進行治療。例如轉移肺癌腦部,若化療或標靶治療一段時間後,原發腫瘤控制良好但轉移腦的部分未見改善,則可考慮針對局部進行治療。

少數的患者,可能肺部與腦部的腫瘤為不同病灶。若肺部腫瘤快速消退,但腦部腫瘤無明顯變化或持續生長,則須進一步檢驗,以釐清病況。

肺癌早期無症狀 有咳嗽才檢查通常已晚期

很多病人常說「我沒有咳嗽也沒有不適症狀,為什麼是肺癌晚期」?方科智醫師表示,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等到有咳嗽症狀,通常都是腫瘤量大到足以刺激呼吸道、造成咳嗽或咳血,而此時通常已嚴重損傷肺部血管,或局部壓迫、破壞其他器官,屬於較晚期的肺癌。

另外,也有一些病人,則是出現身體多部位不適症狀,才確診肺癌。方科智表示,此時腫瘤常已轉移至骨頭、血管或腦部,導致骨頭疼痛、肢體腫脹或失智、中風症狀。因為肺癌本身生長在肺部時幾乎無症狀,若已出現轉移症狀才就醫,多已達第三或第四期,預後不佳。

有家族史、長期吸菸者 40歲起每2至5年篩檢一次

方科智說,臨床上發現能及早發現肺癌者,多為意外發現,或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者。國民健康署建議,有肺癌家族史或長期吸菸(每日1包、吸菸20年以上)的民眾,40歲以上即可每2至5年進行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

另外各縣市也有針對工作高風險,例如工廠員工、廚師等職業,有免費篩檢服務,建議擔心肺癌的民眾可以到肺癌篩檢窗口洽詢,看看自己符不符合免費篩檢的資格。

肺癌的預後與存活 發現早晚差很多

方科智醫師指出,未接受治療的第三期肺癌患者,存活期約為2至3年。若積極治療,其中如肺腺癌患者若使用標靶藥物,疾病控制效果較佳,存活期有機會延長1至2年,甚至有機會延長4至5年或是更長久的存活期。

相較之下,小細胞肺癌與鱗狀上皮癌的預後較差,存活期可能減少半年至一年。不過,近年來免疫治療與標靶藥的運用,為這兩種癌症帶來新的治療契機,存活期有望進一步延長。

◎ 圖片來源/經紀人及Fizz Lab提供
◎ 諮詢專家/方科智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延伸閱讀:

大便有黏液是正常的嗎?腸道長腫瘤也會讓腸液變多?醫教1招判斷

44歲男星驚傳猝逝!跑步機上訓練竟心臟病發 2種人小心運動猝死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國際失智症月

重視失智議題 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過午不食」會長壽?還是自虐?醫師公開數據打臉:反而減壽

壹蘋新聞網
02

人體在50歲將「斷崖式衰老」? 《Cell》證實:老化如病毒散布全身,「1器官」恐最先衰敗

潮健康
03

拿膀胱換薪水?醫揭櫃姐血淚:給她一張椅子吧

中天電視台
04

「優格加水果」卻愈吃愈胖?營養師揭「3大地雷」 你可能全踩了

常春月刊
05

身體出現「6症狀」=心梗機率高!醫示警:臉突變黑小心了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