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在50歲將「斷崖式衰老」? 《Cell》證實:老化如病毒散布全身,「1器官」恐最先衰敗
潮健康/林昱彣 外電編譯
台灣將於今 (2025) 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人類壽命延長伴隨而來的是日益沉重的系統性老化與慢性病負擔;心血管疾病、肝臟疾病、糖尿病等諸多與年齡相關的病症,其根源往往與器官的老化息息相關。頂尖生命科學期刊《Cell》近期刊載研究稱,透過分析人體內與衰老相關的蛋白質變化,發現人體器官和組織的衰老加速約落在「50歲左右」。
▲ 圖說:細胞如同一座座獨立的精密工廠,不斷生產、摺疊、修飾和降解蛋白質,維持生命運作的秩序
衰老如同工廠品管出紕漏! 「分子垃圾」細胞使產能大當機
來自中國的研究團隊針對76位年齡介於14至68歲的個體,涵蓋七大身體系統的13種組織,共516個樣本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採用最先進的質譜法進行定量蛋白質組分析,同時進行平行轉錄組測序,最終識別出超過12,771種獨特蛋白質,幾乎涵蓋人類所有的蛋白質編碼基因,此份數據庫是睽違半世紀以來,人體器官蛋白質組學最完整的彙編之一。
研究團隊表示,細胞如同一座座獨立的精密工廠,不斷生產、摺疊、修飾和降解蛋白質,維持生命運作的秩序,此秩序被稱為蛋白質恆定性(proteostasis);而人體衰老如同「工廠品管機制逐漸失靈」,隨著年齡增長,負責蛋白質合成的關鍵蛋白,例如細胞質和粒線體核糖體蛋白,以及氨醯基-tRNA合成酶等,其豐富程度將普遍下降;同時,參與蛋白質摺疊、組裝和轉運的機制,如伴侶蛋白(chaperonin)複合體也明顯減少。
細胞工廠內的組裝產線一旦出問題,不僅使生產零件的速度變慢,連負責組裝和運輸的工人也力不從心。結果,細胞內部開始累積「分子垃圾」,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澱粉樣蛋白(如SAA1和SAA2)的積聚,以及免疫通路(如免疫球蛋白IGLC、IGHA和補體C4A)的過度活化。這些失序的蛋白質使細胞工廠產能的日益惡化,意即組織微環境的老化正在加速。
▲ 圖說:研究團隊發現:許多組織在50歲前後(特別是45至55歲之間)會經歷顯著的蛋白質組重塑,可能是人體產生老化的重要轉捩點。
人類器官「老化時間表」不同步? 研究稱50歲是衰老關鍵期
更令人擔憂的是,研究觀察到了一種年齡依賴性的「轉錄組-蛋白質組脫鉤」現象。這意味著雖然基因藍圖(mRNA)可能依然完整,但實際生產出的蛋白質卻不再完全依照藍圖,兩者之間的相關性隨年齡增長而顯著下降,尤其在脾臟、肌肉和淋巴結等組織中更為明顯,如同樂隊指揮(mRNA)與樂手(蛋白質)不同步,即使有完美的樂譜,演奏出的音樂也必將走調。
研究團隊強調,人體數個器官並非同步老化,而是各自有著獨特的「老化時鐘」,以不盡相同的速度走向衰退。為了精準測量此現象,團隊開發針對13種人體組織的蛋白質老化時鐘,能夠利用特定的蛋白質標誌物來預測每個器官的生理年齡。
透過多時間點的「器官蛋白質導航器」,研究團隊發現:許多組織在50歲前後(特別是45至55歲之間)會經歷顯著的蛋白質組重塑,可能是人體產生老化的重要轉捩點。在所有器官當中,「主動脈」展現出最為顯著且持續的蛋白質波動,是老化過程中最早受到影響且變化最劇烈的系統之一。
▲ 圖說:若將人體比作一座城市,主動脈就像城市的主要動脈管線,不僅是最早顯示磨損的基礎設施,還不斷向其他區域發出警報,加速整體衰退。
老化也會「傳染」? 主動脈竟是散播「衰老信號」大本營
研究團隊指出,若將人體比作一座城市,主動脈就像城市的主要動脈管線,不僅是最早顯示磨損的基礎設施,還不斷向其他區域發出警報,加速整體衰退。另外,腎上腺在30歲時就已出現顯著的蛋白質表達變化,這可能表明內分泌系統的失衡,恐為全身性老化的早期啟動因子。
當細胞步入衰老,其不僅功能下降,還會釋放出一系列的衰老蛋白(senoproteins);其中「生長停滯特異性蛋白6」(GAS6)加速血管及多器官的衰老進程,包括肝臟、脾臟和淋巴結。GAS6如同「散播衰老的信使」,在血液中四處遊走,將老化的訊息傳遞給各個器官並使其也加速衰老。
除了GAS6,研究還識別出GPNMB、COMP、HTRA1等多種衰老蛋白,同樣具備誘導血管內皮細胞衰老的能力。這些發現強烈支持血管作為「衰老樞紐」(senohub) 的概念:血管不僅對老化高度敏感,更是產生和傳播衰老信號、加速全身性老化的主要來源。
▲ 圖說:研究揭示了多種潛在的治療靶點,例如針對在老化過程中細胞表面累積的衰老蛋白,未來或許可以開發「衰老清除疫苗」或CAR-T細胞療法,精準清除衰老細胞。
未來將有「衰老疫苗」清除老化細胞? 專家:精準抗衰老醫療或成趨勢
研究團隊表示,基於血漿蛋白質的代理老化時鐘,有望實現非侵入性的器官老化評估,對於早期識別老化風險,進行個性化健康管理具有巨大潛力。更令人興奮的是,研究揭示了多種潛在的治療靶點。例如,針對在老化過程中累積的細胞表面衰老蛋白,未來或許可以設想開發「衰老清除疫苗」或CAR-T細胞療法,如同清理體內垃圾一樣,精準清除衰老細胞。另外,利用PROTAC(靶向蛋白降解嵌合體)技術降解或中和溶解性衰老蛋白的抗體療法,也有望直接阻斷老化的驅動因子。
共同通訊作者劉廣輝博士表示,研究提供了初步證據,表明人類老化可以透過以蛋白質為核心的方法進行分析、量化並可能加以調節。儘管本次研究在樣本量和部分關鍵器官(如大腦、腎臟、生殖系統)的數據完整性上仍有提升空間,但無疑繪製了一幅迄今為止最為精細的人體老化蛋白質圖譜。「這份圖譜揭示了新的老化生物標誌物,更識別出器官相關的老化驅動因素,有望促進針對老化和年齡相關疾病的精準干預策略,為人類健康的長壽之路鋪平道路!」
資料來源:Comprehensive human proteome profiles across a 50-year lifespan reveal aging trajectories and signatures
延伸閱讀:
人體一過34歲就會「墜崖式衰老」? 重症醫呼籲:趁年輕快做「8措施」為老化做準備
職業婦女工作、育兒一肩扛! 「腦疲勞」問診女性大增,她驚曝:大腦年齡竟老化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