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健忘與失智差在哪?醫揭「判斷重點」 1種情況要盡快就醫

常春月刊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衛生福利部調查,65歲以上長輩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亦即每100人約有8人可能罹患失智症,隨年齡增長,盛行率呈倍數上升,女性病人比例又高於男性。醫師提醒,應及早察覺長輩異常徵兆,把握黃金治療期,透過訓練認知與調整生活延緩病程,減輕照護負擔。

退化性失智症常見這些類型 與健忘差異一次看

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游翔淄表示,阿茲海默症是常見退化性失智症類型,占比超過一半,其次是血管型失智症和巴金森氏症失智症,病程往往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相關。

「失智症是大腦退化性疾病,會影響記憶、思考與執行功能,與正常老化的健忘不同。」游翔淄解釋,正常老化的健忘屬於「想不起來,但經提醒後能想起」,失智症病人則「連提醒也無法回想,彷彿事情未曾發生過」。

游翔淄提醒,若發現長輩出現短期記憶喪失、反覆做同一件事或講相同的話,甚至情緒易怒、猜疑,原本能勝任的工作變得吃力,就必須提高警覺。

早期診斷+持續治療 避免疾病快速惡化

游翔淄舉68歲失智症病人葉先生為例,家人發現他近年常忘記事務,還一直反覆要去撕日曆,也變得比以前易怒。家屬意識到異常,陪同就診,經認知功能測驗與腦部影像檢查,確診為輕度阿茲海默症。藥物治療搭配日間照護與社區活動後,過去幾年病情並未明顯惡化,仍能維持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葉先生案例說明早期診斷與持續治療的重要。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日常這樣做延緩退化

「除藥物治療,調整生活習慣同樣關鍵。」游翔淄建議,長輩保持規律運動、維持社交參與、培養興趣愛好,並維持良好睡眠與生活作息,都有助延緩認知退化。他推薦地中海飲食也能降低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共病引起的血管型失智症風險。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身邊人出現「這10種行為」小心是失智症警訊! 亂擺東西、紅燈照闖注意
·失智症新藥「樂意保、欣智樂」差在哪? 醫解析適用對象、副作用與給藥方式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網傳「吃水餃傷身」? 醫:慢性腎病要注意

中天電視台
02

燙青菜營養全失?醫公布數據打臉「還能去農藥」

中天電視台
03

新款「皮蛇疫苗」2劑最高1萬8!各縣市補助一次看

中天電視台
04

這種食物對「女性骨骼、乳腺」好處多多!卻常被誤解吃多容易得乳癌?

姊妹淘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