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封鎖台灣東南亞怎撤僑?新加坡成關鍵
[NOWnews今日新聞] 近年來台海緊張局勢越發吸引周邊國家關注,《路透社》報導,東南亞多國4月舉行兵推,模擬中國封鎖台灣海空時,如何執行撤僑行動。結果顯示,新加坡是上百萬東南亞僑胞的「生命線」,僅有星國協助空運才有辦法撤僑。
《路透社》報導,東南亞多國今年4月在新加坡舉行兵推,約有40名參與者和觀察者,包括現役和退役亞太官員、軍官和安全學者。
兵推模擬的情境是中國解放軍已經對台灣實施海空封鎖,東南亞國家要如何撤離被困在台灣島上的100多萬僑胞。而幾個小時過去,一些參與者權衡透過東南亞國協(ASEAN)採取統一行動,另一些人則與模擬的美國、中國和日本代表取得聯繫,商討開闢特殊空中和海上通道以撤離外國公民。知情人士說,最終得出了一個明確的結論:「東南亞國家需要新加坡的空運才能有機會撤離本國公民」,撤僑兵推遲未有進展,直到新加坡人介入,找辦法讓自己的僑胞撤離,並主題提出幫助其他國家的僑胞撤離。
該人士解釋,新加坡數十年來在台灣境內謹慎部署安全部隊,並在那裡進行軍事訓練,因此得以利用機場和飛機。但三位知情人士補充,演習在新加坡與中國就如何確保撤僑路線突破封鎖達成協議,以及該協議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討論之前就結束了。
一些亞洲和西方的軍事官員和安全分析人士表示,制定緊急計畫變得越來越必要,因為北京對台灣的攻擊可能會引來美國,並危及其他國家。
這場兵推雖並未反應官方政策,但參與者模擬至少9個國家的已知立場,除新加坡、中國、台灣、美國外,也包括印尼、越南和菲律賓。台灣近100萬名外籍人士中,東南亞約佔49%,其中印尼、越南、菲律賓佔絕大多數,日本、美國人數較少。
駐新加坡的安全學者湯普森(Drew Thompson)表示,這場兵推顯示東南亞國家必須超越軍事演習和緊急討論,與台灣建立有意義的非正式關係,尤其是與台灣的軍事關係。新加坡長期以來一直有這些關係,菲律賓正在建立,但東南亞其他國家是否擁有非官方網絡來與台灣進行有意義的接觸,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路透社分析,新加坡作為金融和航運中心,擁有美國海軍艦艇和偵察機,同時與中國保持著密切的文化、外交和經濟聯繫。自1975年以來,新加坡軍隊一直在台灣進行「星光計劃」的軍事訓練;知情外交官和外交學者直言,該計畫對新加坡國防軍至關重要,星國每年在台灣南部的三個訓練營,輪換多達3000名步兵和突擊隊員,那裡的山區和叢林模擬了馬來半島的條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