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We TAIWAN大阪世博 《哈勇家》泰雅文化掀魅力

青年日報

更新於 1小時前 • 發布於 1小時前
電影《哈勇家》今(17)日於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播映。(文化部提供)
電影《哈勇家》今(17)日於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播映,現場座無虛席。(文化部提供)
國家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褚明仁(右)跟日本觀眾介紹《哈勇家》是臺灣第一部多數演員為原住民的作品。(文化部提供)
導演陳潔瑤以《哈勇家》,勇奪2022年金馬獎最佳導演,締造首位原住民影人獲最佳導演紀錄。(文化部提供)
電影《哈勇家》今(17)日於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播映,導演陳潔瑤(中)映後座談分享企圖打破臺灣原住民刻板印象的理念。(文化部提供)
電影《哈勇家》聚焦原住民及兼容多元文化議題,導演陳潔瑤2022年以該片獲第59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殊榮。(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記者黃朝琴/綜合報導

文化部主辦「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系列活動「臺灣電影的璀璨今昔」,今(17)日在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播映導演陳潔瑤勇奪金馬獎最佳導演的《哈勇家》(2022)。陳潔瑤出席映後座談,與日本觀眾分享企圖打破臺灣原住民刻板印象的創作理念,以及與一家三代不同年齡層演員合作趣味點滴。

陳潔瑤本身是遷居都市的臺灣原住民泰雅族後代,成長時期幾乎沒有接觸自身文化的機會,直到從事影視產業後,才展開尋根之旅。她的頭兩部長片《不一樣的月光》(2011)及《只要我長大》(2016)都以輕鬆幽默的調性,敘述泰雅族人民的生活困境。《哈勇家》是陳潔瑤的第3部劇情長片,以高山上的泰雅族部落為背景,描繪一個三代同堂家族,因選舉、異國文化和未婚生子等新舊價值觀衝突,進而產生對於彼此的情感拉扯。

全片以渾然天成的寫實基調,悠悠道出家庭成員之間從理解到和解的歷程,情感力量飽滿,不只片中飾演阿嬤的素人演員林詹珍妹一舉拿下最佳女配角,陳潔瑤更是締造首位原住民影人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的歷史紀錄。

陳潔瑤在映後座談上,對日本觀眾分享自己的創作理念。她說,因為不想落入對於臺灣原住民的刻板想像,於是花了很多時間觀察原住民家庭的生活,試圖讓一般觀眾也能對原住民產生興趣。

《哈勇家》的英文片名「Gaga」是泰雅族語,意思是生活觀、價值,用現代語彙可解讀為規範、習俗、禁忌等。陳潔瑤進一步說明,臺灣原住民信仰主要是基督教和天主教,因為要表現泰雅族文化,所以置入宗教和政治,片名Gaga就是泰雅族的信仰價值。順帶一提,Gaga的中文和英文字幕只有第一次出現有翻譯,但意思很多,很難以一概全。偕同出席的國家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褚明仁補充,《哈勇家》是臺灣第一部多數為原住民的作品,有70%的台詞用泰雅族語。

談起與一家三代不同年齡層演員合作的趣事時,陳潔瑤也相當雀躍,除了多數演員為泰雅族素人,年齡更從10幾歲到80幾歲都有。陳潔瑤解釋,主角只有一個是專業演員,就是飾演二弟太太、以諾媽媽的小薰(黃瀞怡),而且為了演出本片,不惜增胖10公斤,其他都是真的很有天份的素人演員。

飾演大家長哈勇阿公的陳德清超過80歲,在冬天的高山上禁不起嚴寒,幸好劇組準備行動暖爐為他取暖;才在唸高中的張祖鈞是陳潔瑤的紀錄片前作《泰雅巴萊》(2021)記錄對象,他靈活生動的自然演技也一舉入圍金馬獎最佳新演員。

最後,陳潔瑤被問及臺灣最大的魅力,她回答,「就是原住民」。她分享,拍了第3部劇情長片才第一次來日本,也透露接下來的作品有一部關於自己祖母的紀錄片,而祖母有幸參與演出1942年的日本電影《莎韻之鐘》,加上這次放映,更令她深感自己和日本連結的巧妙機緣。

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褚明仁也回應,每個國家和每個族群家人之間的羈絆都永恆不變,很高興跟日本觀眾介紹《哈勇家》,也希望陳潔瑤與日本有關的新作品能順利完成,再次和大家見面。

「臺灣電影的璀璨今昔」在展期的最後一天8月20日前,仍有多部精彩作品將在公會堂播映。有關「We TAIWAN」及「臺灣電影的璀璨今昔」專題影展更多資訊,請見「We TAIWAN」官網,並追蹤X、Instagram關注最新動態。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5縣市擴大稽查!駕駛人違規「恐噴掉5400」 不改將遭連罰

三立新聞網
02

「117大限」大一新生剩17萬 教團:40所大學恐倒閉

太報
03

接到「這電話」直接掛斷!詐騙集團假冒台水索個資 北北桃多人受害

CTWANT
04

家中小飛蟲好惱人! 他用1配方「不到一天全滅」:比電蚊拍有用

鏡週刊
05

117大限倒數!大一生恐剩17萬人 40所大學面臨倒閉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獨家/灑釘?台中松竹崇德路大量「六角釘」 「1小時5車」慘補胎

EBC 東森新聞

雅樂軒攜手德陽艦 22日募熱血

中華日報

胸腔病院推動癌篩 獲雙料冠軍

中華日報

童玩30閉幕 邁向下個30年

中華日報

臺南33處兒少據點推暑期活動陪伴弱勢孩子探索成長

勁報

楊森世運健力奪金 蹲舉破世界

中華日報

台灣港務公司拚外交 成果豐碩

中華日報

春河劇團《詭哭郎嚎》鬼月上演 靈異Podcast舞台搬演

青年日報

集集芎蕉市集品味南投風情

中華日報

蔣萬安陪顏寬恒掃街 民眾搶拍照

中華日報

張麗善陪游顥掃街拜票

中華日報

桃園八德男子見警逃跑受傷 警助送醫後查竊盜案

觀傳媒

(有影片)/組合盆栽競賽 母子檔奪成人組冠軍 學生組員林高中青年摘桂冠

觀傳媒

JOGUMAN路跑 4千粉絲同框奔馳

中華日報

大里商圈親子活動傳溫情

中華日報

(有影片)/芬園黃金大道美景恐消失 公路局將移除黃花風鈴木

觀傳媒

傳承中華醫道精神 台中市衛生局表揚資深中醫師

觀傳媒

推廣龍井雙瓜 農創市集熱鬧登場

中華日報

新竹玩啤派對 近2萬人狂歡

中華日報

兒少陶藝獎頒獎 即起秀得獎作

中華日報

北榮節能減碳奇招 回收寶特瓶換購物金(圖)

中央通訊社

新北口述傳統相褒歌班結業秀

中華日報

熊讚慶生歡迎打卡合影抽獎品

中華日報

日寶讀書會台南行深探西拉雅文化魅力

勁報

新生高架橋有裂縫? 查非事實

中華日報

改車錢全繳罰單!環保局聯合稽查 「炸街猴」慘噴5400元

TVBS

全國杏壇芬芳獎 北市7組入列

中華日報

高雄港青出聲 引領校園自治新浪潮

中華日報

故宮首辦圍棋大賽 老少選手與會(圖)

中央通訊社

(有影片)/「榮勳盃全國圍棋公開賽」千人齊聚 智慧對弈熱力沸騰

觀傳媒

核三重啟公投 藍營屏東辦座談 盼台灣能源多選擇

中華日報

台中最強藝術陣容 「當代藝術家邀請展」攜手共創城市美學發展

觀傳媒

車手醫院ATM提款露餡 就逮

中華日報

《雲端上的白鷹-熊鷹》榮獲文獻書刊佳作獎

觀傳媒
影音

新生高架橋出現「大裂縫」?! 新工處駁「視覺錯誤」

鏡新聞影音

嘉義面師陳金鑫辭世 陣頭界悼念

中華日報
影音

獨家/跳表機異常!小黃車費打8折 運將虧大

鏡新聞影音

文祥國小暑期夏令營用在地美食學台語 孩子笑聲香氣滿盈

觀傳媒

香蕉樹下的夏日派對 2025集集芎蕉市仔熱鬧登場

觀傳媒

警稅舉辦親子同樂 宣導防詐拒毒賭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