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面師陳金鑫辭世 陣頭界悼念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嘉義早期家將風氣盛,被稱「家將窟」,振字系統的八家將傳承中知名面師陳金鑫日前辭世。嘉義市傳統表演藝術類保存團體的嘉邑七境外教場慈濟宮駕前如意振裕堂八家將悼念陳金鑫是「家將文化的守護者」。
嘉義市文化局表示,在家將文化中,「面師」是一個低調卻舉足輕重的存在。家將的威嚴、神采與精神,都透過面師的畫筆得以展現。臉譜不僅是一張臉的彩繪,更是家將靈魂的象徵,是信仰與文化的具體化。每一筆線條、每一抹顏色,都承載著千百年來的傳統與敬意。
如意振裕堂指出,陳金鑫老師是嘉義市振字八家將傳承系統中極具聲望的面師。自幼隨家人在嘉義市慈濟宮如意振裕堂成長,陳氏家族一直是振裕堂傳承發展的重要支柱。少年時期,他耳濡目染習得家將臉譜彩繪技術,一九六三年隨陳元成、蘇金山等人組織振祐堂分堂,開始協助開面,自此一甲子,筆下線條見證了嘉邑家將的興盛。
陳金鑫在振祐堂擔任面師的歲月裡,正值嘉義市八家將文化蓬勃傳承之時,陳老師不僅為在地堂館彩繪,更遠赴台北指導、交流,播下文化的種子。他熱情待人、毫無保留地傳授技藝,為家將文化深耕扎根。年邁後,他將面師之職交予愛子陳威龍,但威龍為尊崇父親,仍禮讓掛名,父子間的傳承佳話令人動容。
陳金鑫是承先啟後的一代,他既承襲傳統臉譜的韻味,也勇於調整與美化,將傳統美感與時代風格融合,開創今日家將文化之美。台灣家將文化雖源於台南,卻在嘉義市發揚光大,遍布全台,而陳金鑫老師正是這段歷史洪流中的重要推手。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星光與歡笑齊聚 「築樂GO 出發工程冒險島」親子公益嘉年華登場
觀傳媒
(有影片)/哇靠!員林男子騎車持刀亂砍車 路人全嚇傻
觀傳媒
北區特色公園童樂會 拼圖尋寶趣
中華日報
交往7年獨購預售屋 她因男友妹問「這句話」心寒:還要結婚嗎?
CTWANT
跨局處合作 加速慰助金核發
中華日報
幸福轉運站 太極門台南道館30週年慶 嘉賓雲集
中華日報
迎七夕 安馬線推跳島遊特惠
中華日報
左鎮化石園區掀恐龍熱潮
中華日報
紫山德善團義賣 南天有線電視響應
中華日報
蜘蛛人助陣 水博館煥然一新
中華日報
新化風情小鎮再添新亮點
中華日報
藝起學 兒童藝術夏令營備受青睞
中華日報
新竹玩啤派對 近2萬人狂歡
中華日報
獨家》台南元和宮千萬文物失竊 管委會改選竟無財務明細還擋發言
自由電子報
獨家/灑釘?台中松竹崇德路大量「六角釘」 「1小時5車」慘補胎
EBC 東森新聞
雅樂軒攜手德陽艦 22日募熱血
中華日報
逾47萬人次入園 童玩30閉幕
中華日報
胸腔病院推動癌篩 獲雙料冠軍
中華日報
臺南33處兒少據點推暑期活動陪伴弱勢孩子探索成長
勁報
楊森世運健力奪金 蹲舉破世界
中華日報
台灣港務公司拚外交 成果豐碩
中華日報
春河劇團《詭哭郎嚎》鬼月上演 靈異Podcast舞台搬演
青年日報
集集芎蕉市集品味南投風情
中華日報
蔣萬安陪顏寬恒掃街 民眾搶拍照
中華日報
張麗善陪游顥掃街拜票
中華日報
桃園八德男子見警逃跑受傷 警助送醫後查竊盜案
觀傳媒
(有影片)/組合盆栽競賽 母子檔奪成人組冠軍 學生組員林高中青年摘桂冠
觀傳媒
JOGUMAN路跑 4千粉絲同框奔馳
中華日報
大里商圈親子活動傳溫情
中華日報
(有影片)/芬園黃金大道美景恐消失 公路局將移除黃花風鈴木
觀傳媒
傳承中華醫道精神 台中市衛生局表揚資深中醫師
觀傳媒
推廣龍井雙瓜 農創市集熱鬧登場
中華日報
兒少陶藝獎頒獎 即起秀得獎作
中華日報
北榮節能減碳奇招 回收寶特瓶換購物金(圖)
中央通訊社
新北口述傳統相褒歌班結業秀
中華日報
熊讚慶生歡迎打卡合影抽獎品
中華日報
日寶讀書會台南行深探西拉雅文化魅力
勁報
新生高架橋有裂縫? 查非事實
中華日報
改車錢全繳罰單!環保局聯合稽查 「炸街猴」慘噴5400元
TVBS
全國杏壇芬芳獎 北市7組入列
中華日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