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害為何暴增?史上最可怕熊害「三毛別羆事件」,孕婦被熊啃還在慘叫:別咬肚子
日本近年「熊害」問題急速惡化,2025年截至10月底,全國已發生13起熊襲致死人命事件,創下近20年統計以來的新高,情況相當嚴峻。
根據日本環境省資料,截至10月27日,全國至少13人死於熊攻擊,其中包含9月底宮城縣一名採蘑菇民眾疑遭熊襲失蹤,以及10月間岩手、秋田各地再傳致命攻擊。死亡與受傷案例均達歷年最高,日本政府已高度重視,並宣布將召開跨部會緊急協調會議,全力防堵熊害擴大。
熊害為何暴增?四大關鍵原因曝光
1. 氣候異常、食物歉收
今年夏季日本平均氣溫創新高,北日本地區較往年高出約3.4℃,導致熊主要食物——橡實與山毛櫸果實——嚴重歉收。缺乏脂肪儲備的熊無法順利進入冬眠,被迫下山覓食,頻繁闖入民宅與農地。
2. 棲息地被破壞、人熊界線模糊
自戰後以來,日本長期進行林道開發、水壩建設與能源開發,加上太陽能與風電設施入侵山區,熊的棲息地遭嚴重破壞。人口外移、農地荒廢更讓熊容易靠近人類生活區。
3. 冬眠期縮短、出沒全年化
專家觀察到部分熊出現「不冬眠」現象,冬季仍持續覓食,代表熊害事件已不再有季節性的「安全期」。
4. 熊族繁殖旺盛、攻擊性升高
研究顯示,近兩年熊繁殖數量明顯上升,許多幼熊逐漸成年,與人類接觸機率倍增。部分熊在學習過程中嘗試攻擊人類,甚至出現「吃人」行為,風險急劇上升。
圖片來源:canva
熊害不會那麼快結束
熊害不再侷限於山區,近期甚至延伸至住宅區與農地。秋田縣在10月上旬至中旬短短兩週內,就發生25起熊襲事件,居民人心惶惶。
環境省統計顯示,今年被獵殺的熊隻數量比往年暴增3倍以上,而且經解剖發現,遭獵捕的多數熊體脂肪極低:「原本應該要有5公分厚的脂肪,現在卻幾乎沒有」,印證牠們正處於極度飢餓狀態。獵友會的會長也警告,目前正值熊準備冬眠的時期,牠們會更加積極尋找食物補充能量,未來幾週恐怕還會持續出現入侵人類生活圈的情況。
圖片來源:canva
不要被「泰迪熊」、「小熊維尼」誤導!
真實世界的熊其實超可怕
許多卡通、IP都會有「熊」的角色。圓滾滾、毛茸茸的身體看起來就很憨厚,愛吃蜜蜂的模樣又有點呆萌。但現實中的熊遠比電視上的還要可怕。
以目前發生熊害的北海道棕熊為例,成年雄熊體重可達三、四百公斤,站立高度超過兩公尺半,一掌的力道就有1、2噸,相當於被一台小汽車以時速40公里撞上,足以擊碎人的頭骨或胸腔;除此之外,熊爪可達10公分以上,像鋼鐵鉤般——不只能打,還能撕裂皮肉與內臟,而且熊還會爬樹、游泳,衝刺速度達時速50~60公里。面對這樣的掠食者,人類幾乎毫無抵抗力。
更可怕的是,熊在進食時並不像其他掠食動物那樣,咬脖子迅速殺死獵物,而是常在獵物仍有意識的情況下,直接在人還清醒的時候撕咬、啃食軀體的軟組織,尤其是屁股、腹部、大腿等部位。歷史上像「三毛別羆事件」等案例中,就發生孕婦遭遇熊的攻擊時,聲嘶力竭地求饒:「拜託不要咬肚子」、「直接殺死我吧」,而聽不懂人話的棕熊則依然故我的把孕婦中的胎兒直接撕扯出來吃掉。
而熊不僅闖入會民宅襲擊村民,牠們甚至有學習能力: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糧食,甚至在吃過一次人肉後,就有可能把人類視為食物來源。
延伸閱讀:
流浪狗變鯊魚?高雄76歲翁下海游泳遭「3浪犬咬傷失血致死」海中襲擊竟非首例!
又是比特犬!貴賓犬慘遭「撕咬破肚」飼主雙手染紅急送愛犬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