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灣新創大南方」強勁產業動能 聚焦AI新創應用
記者孫建屏、郭曉蓓/綜合報導
「Meet Greater South 亞灣新創大南方」今(22)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揭幕,活動聚集9國、300家新創團隊及數10位國際與產業界領袖,展現AI、醫療、永續等3大主要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並搭建跨國合作橋梁,為我國產業注入活水,為南臺灣創新場景注入強勁動能,也為城市與產業鏈結全球市場奠定更深厚的基礎。
經濟部長郭智輝、高雄市長陳其邁、AIT高雄分處處長張子霖及《數位時代》榮譽發行人何飛鵬等重量級貴賓,上午親臨這場南臺灣最具規模的新創展會,在致詞時均呼應今年「打造最能代表高雄產業創新與科技未來的創新創業嘉年華」主軸,並強調半導體、AI 與淨零永續等領域是驅動南臺灣產業升級的核心動能。
郭智輝指出,為協助在地產業轉型,經濟部串聯15個研發法人,將先進的AI技術導入傳統產線,協助在地中小企業,加速智慧製造的升級與產品開發;陳其邁表示,「半導體、AI、永續」並非遙遠的未來,而是高雄的「現在進行式」,從台積電2奈米廠,到輝達(NVIDIA)、思科(Cisco)等國際大廠相繼進駐,一條完整的科技廊帶正在南臺灣逐步成形。
今年展區規劃聚焦於前沿技術與跨域應用,依產業議題劃分為AI與半導體應用、AR/VR與數位內容、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電動車與綠色能源管理、智慧城市與物聯網、Web3與新金融等專區,各展區不僅展示技術與產品,更強調現場互動與情境體驗。
其中,榮獲2025 CES創新獎的韓國新創IPIN Labs,以室內定位技術切入智慧物流與製造場域,而泰國CHOSEN Digital深化電動車能源轉型合作,英國 CUBEWORKS則將智慧共享空間與無人咖啡師落地高雄,展現國際新創與在地產業攜手合作的實質成效。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專館攜手工研院、金屬中心、自行車中心、塑膠中心等法人及TREE新創團隊,展出能為南臺灣產業升級的31項成果,主要聚焦AI試產線、高值化技術與新創應用,加速臺灣產業邁向轉型與升級。
例如,高雄在地的新創團隊IVC,針對災防巡檢需求,開發能在極端環境下穩定飛行的「高適應性無人飛行載具」,事故率低於5%、自主調控率超過90%。同時,也補助在地的中油化工廠、李長榮化工產業,打造優於國際、可24小時持續分析示警的「石化管線監控系統」,全面守護城市韌性與民眾安全。
另外,也與長興材料、漢翔航空合作,開發高效率、可焊接、可回收的「新世代熱塑複材無人航空載具製程技術」,打入歷史最久的巴黎航太展,成功跨足國防航太產業,走向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