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10月底退休,新任院長名單出爐!前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接任

今周刊

更新於 10月08日06:00 • 發布於 10月08日06:00

林韋伶

圖片 擷取自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網站 提供

工業技術研究院表示,已收到經濟部來函,現任院長劉文雄預計於10月底退休,新任院長將由前副院長張培仁博士接任,預計10月27日辦理交接布達。此次人事異動,為工研院既有研發布局與產業連結延續脈絡,也為後續技術策略推動奠定承先啟後的基礎。

劉文雄任內推動長期藍圖與國際布局

劉文雄自2018年回台出任工研院院長以來,推動多項組織與技術面向的改革,包含啟動「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 AI百工百業、無人載具、淨零永續與健康醫療等領域,協助產業在能源效率與韌性上持續提升。同時,他積極拓展國際據點,先後設立東南亞及英國辦公室,強化與國際研發機構的連結,並推動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國際話語權。

劉文雄已向工研院同仁說明,將於10月底董事會後正式卸任;卸任後,他計畫把更多時間留給家人,並以多元方式持續參與社會公益與草根運動。

張培仁學研與政策歷練完整 跨域整合能力備受肯定

新任院長張培仁為美國康乃爾大學理論及應用力學博士,專長與研究主題涵蓋微機電系統(MEMS)、電磁機械系統與超導體力學。在學術與研發管理方面,他歷任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台大主任秘書兼發言人,並主導成立國科會北區微機電中心、台大與工研院合設奈米科技研究中心及研發處產學合作中心。

就政策與產業面向,他曾任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副執行秘書與代執行秘書、經濟部兼任科技顧問,並擔任科技專案與業界科專審議委員會召集人,累積完整的產官學研歷練。

在學術成果方面,張培仁發表期刊與會議論文170餘篇,擁有多項國內外專利,並曾獲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與國立台灣大學「優良教師」等肯定。

張培仁曾提出「智慧生活」的構想,主張科技要與生活結合,並以國際技術趨勢與台灣產業布局相互對照,認為智慧科技正是台灣可以發揮的方向,對後續產業發展具前瞻意義。張培仁結合學術、產業推動與國家政策制定的經驗,可在工研院既有基礎上再往上走,為台灣科技產業帶來新希望。

強化「基礎—應用—開發」鏈結 以應用研究作為關鍵橋梁

面對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張培仁長期關注創新體系的銜接問題。他指出,科技發展主要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三個層次;其中,學術界能量多集中於基礎研究,但中小企業承接基礎成果的能力相對有限,導致研究轉化不易。因此,應用研究應擔任承先啟後的關鍵橋梁,補上技術移轉的缺口。換言之,強化應用研究、促進產學研鏈結,是帶動台灣經濟再起、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契機。

更多今周刊文章
顏正國3天後51歲生日,2周前還飛天津旅遊…坐牢11年後執導《角頭2》贖回人生:他是調皮靦腆孩子
普發一萬什麼時候可以領確定了!普發一萬怎麼領?5種發放方式、線上登記網站…ATM輸入兩組號碼搞定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WEF主席示警加密貨幣、AI、債務3大泡沫

路透社
02

黃仁勳示警:美國束縛晶片業 AI競賽恐輸中國

路透社
03

超大質量黑洞吞噬恆星 釋放創紀錄能量閃光

路透社
04

中華電信雙11快閃抽點 台灣大MyVideo年卡3折

卡優新聞網
05

谷歌320億美元收購Wiz案 通過美司法部反壟斷審查

路透社
06

福斯偕地平線機器人 將為中國智慧汽車研發晶片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