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部:廠商看AI需求無空窗 估台灣第3季出口續正成長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8日電)台灣出口連續3個月衝破500億美元創新高,展望後市,財政部官員今天表示,業界認為AI需求沒有空窗期,不受短期關稅影響,預期8月出口仍將站穩500億美元,第3季出口將呈正成長,預估今年全年出口總值定將首度跨越5000億美元大關。
財政部今天公布7月出口566.8億美元,繼5月、6月後外銷規模再突破500億美元,連續3個月創單月新高。
展望8月出口,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國內大廠認為AI人工智慧需求是火熱的,最明顯在於台積電近期上修今年全年營收預測,業者覺得AI是剛性需求,不會受到短期關稅影響,基本上「AI的需求並沒有空窗期」,且進口電子零組件、資通產品表現也佳,因此預估台灣8月出口將持續超過500億美元,介於510億至532億美元之間,年成長率17%至22%,連22紅。
觀察今年整體情況,她說,很明顯可看到AI熱潮與科技創新帶來強勁商機,加上國內廠商在科技業上游供應鏈方面仍具有關鍵優勢,所以即使過去一段時間全球經貿籠罩在美國對等關稅陰影之下,但台灣AI相關產品的出口並沒有弱化,反而因部分急單紅利而更為強勁,造就了台灣出口過去幾個月呈現「驚驚漲」。
蔡美娜說,國內主要科技業AI晶片廠商也都有提到,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看到客戶行為有明顯或重大改變,換句話說,市場普遍認為AI長線發展趨勢已確立,這當然就對於以電子跟資通產品為外銷主力的台灣而言,是一大利多。
她分析,前7月台灣總出口、對美國出口、對東協出口、以及資通與試聽產品出口等4大數據,都創下同期最高水準,形成相當有利的鋪墊,預估今年全年出口總值一定將首度跨越5000億美元大關,且第3季出口也將延續正成長格局,下週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預估,應有上修空間。
蔡美娜進一步表示,她之所以預期今年第3季出口可正成長,是因為7月出口表現太好,8月、9月平均每月外銷金額僅需約337.1億美元,就可與去年第3季持平。
由於台灣出口表現相當亮眼,她說,今年全年出超有機會突破1000億美元, 創下新高。
不過,蔡美娜也指出,近幾個月礦、塑化或基本金屬等原物料的進口仍相當疲弱,不算有元氣,意味以這些原物料為主要投入的傳統產業,較為看淡未來外銷情景,加上美國對台灣對等關稅暫時性稅率20%上路,且主要可能就是影響傳產,因此她評估短時間傳產外銷展望不容易出現明顯翻揚,也使台灣整體出口亦不容易突破目前以科技類為重的不平衡困局。
至於美國232條款半導體關稅對台灣出口影響,蔡美娜說,尚待具體細節出爐、更明確後,才能評估。
此外,她進一步引述智庫評估報告,該智庫評估若以台灣對等關稅20%估算,台灣對美出口可能將減少9%至12%,而台灣每月對美國外銷為140億美元左右,假設以平均影響10%來看,據此粗略計算,每月出口可能減少14億美元,從8月至12月則約略為70億美元,占全年出口概估數5000億美元的約1.4%,雖就總出口而言影響小,但對個別廠商可能影響仍大。(編輯:楊凱翔)1140808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