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者交通死亡人數逆勢增5.2%!「這因素」埋隱形殺手 路老師急上線
台灣今年前五個月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1154人,雖為近五年同期最低,但高齡者死亡人數卻逆勢增加至507人,增幅達5.2%!專家指出,道路設計不良是主要風險因素,高齡者事故多以機車為主,當事人肇事比率高達58%。交通部積極推動「路老師專案」及「道安三箭」,希望透過宣導教育及改善道路設計降低事故風險,但民間團體認為單靠宣導效果有限,應優先改善道路環境及交通工程品質。
今年前五個月,全台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1154人,雖為近五年同期最低,但高齡者死亡人數卻逆勢增加至507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5人,增幅達5.2%。專家指出,道路設計不良是主要風險因素,高齡者事故多以機車為主,當事人肇事比率高達58%。交通部積極推動路老師專案及道安三箭檢討,希望透過宣導教育及改善道路設計,降低事故風險,但民間團體認為單靠宣導效果有限,應優先改善道路環境及交通工程品質。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林柏勛表示,路口的不良設計會導致用路人做出危險的行為選擇,工程上的不一致增加了包括行人、高齡者甚至65歲以下駕駛的風險,大家都面臨艱困的交通環境。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長吳東凌指出,高齡者發生事故的原因包含恍神、心不在焉,以及身體機能退化、長期服用藥物的副作用等。他舉例說明,年輕人摔倒後可能拍拍屁股就走了,但對高齡者而言,即使是小小的交通事故也可能造成嚴重傷害,特別是那些記性不好或需長期服用慢性病藥物的長者。
為加強宣導力度,交通部推動路老師專案,結合民間團體、地方政府和社區據點,培訓具備交通安全專業的宣導人員。智晟資訊總經理楊雲榮表示,從民國100年開始,已培訓了兩千多位路老師,整個計畫分為宣講和培訓兩大部分,主要在樂齡中心、學校等高齡者聚集的地方進行宣導,去年已成長到一年宣講五千多場。
然而,林柏勛認為,在充滿交通暴力的環境下,僅教導民眾如何避險,效果有限,應該讓整個交通環境變得更安全。楊雲榮則表示,路老師宣講的成效難以直接評估,因為事故風險是長期累積的結果,但宣導可能幫助長者了解風險並採取避險行動。
除了宣導教育,交通部也推出道安檢查表,未來所有道路設計和工程都將依此進行,以提升安全水準。吳東凌強調,交通部正在推動的道安三箭包括全面檢討和改進號誌、路口設計、隔熱紙和路口照明等措施。
針對減少高齡者交通事故死亡,民間團體建議進行全面回訓制度,但交通部公共運輸監理司長胡迪琦表示,目前針對高風險駕駛,如有違規記點或重大違規情節者,會換發短期駕照,一般駕駛則是到75歲(未來可能調整為70歲)才需回訓,因此不考慮全面實施回訓制度。
交通事故死亡數字背後代表的是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家庭的悲劇。如何強化宣導並提供更友善的用路環境,是政府與社會必須立即面對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