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中亞大絲路,走進曾經的世界中心,西遊路上的現代冒險

旅讀

發布於 10月22日04:37 • 文_ 李智凱/ 旅讀 圖_ 吉光旅遊、視覺中國、圖蟲創意、123RF、Wikimedia Commo

絲綢之路,黃沙漫漫。在碎葉城的殘垣之間,找尋唐僧玄奘與詩仙李白的蹤跡;在撒馬爾罕與希瓦的神學院,看見伊斯蘭建築藝術的最高造詣;曾經的世界中心,一塊塊文明碎片待旅人拾起。

中亞五國包括了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土庫曼和塔吉克,是「絲綢之路」連接東西方的樞紐與十字路口,漢朝張騫通西域、唐朝玄奘取經時經過,詩仙李白據信出生在吉爾吉斯的碎葉城,一千零一夜和阿里巴巴的故事傳說出自烏茲別克。可以說,這片曾經的世界中心、被壯麗山脈與廣褒草原包圍的古老土地,承載著太多的傳說與精彩故事,是當代旅人必須完成的一塊朝聖拼圖。

今年適逢吉光旅遊10週年,為了將世界最美的角落分享給旅人,他們推出「百國玩家」,帶領人們上山下海,走訪那些旅行的終極目的地。而地處絲綢之路、擁有千年古文明的中亞就是理想之選。

絲綢之路,西出陽關有故人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詩人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寫出了送別朋友元二去西北邊疆安西的悲愴與無奈。如同這首充滿淒美氛圍的詩作,傳統認知上,我們認為的西域是一片草木不生、「無故人」的化外之地。不過若將視角拉到整個亞洲乃至世界,這裡事實上並非死水一潭,更非化外之地,反而是一切精彩的開始。

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土庫曼和塔吉克雖然聽來陌生,但早在西元前兩百年,這裡便已與漢朝有商商業往來。當時,漢人的絲綢紡織品驚艷了各大古文明帝國,商人見機不可失,蜂擁地朝西方帶貨,一路行經今哈薩克、烏茲別克等地,綿延不絕的交易使得絲織品進入中亞和西方各國,最終抵達義大利佛羅倫斯。據說連「埃及豔后」克麗奧佩脫拉身上的絲綢都出自杭州。而後19世紀歷史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將這條由中國到義大利的歐亞陸路貿易要道稱之為「Seidenstrasen」,即「絲綢之路(Silk Road)」。

絲綢之路是波斯帝國國教祆教(又稱拜火教)降世到人間的地方,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和印度教也在這片土地彼此碰撞。這裡也是各種語言相互展開競爭的地區,說著印歐、閃族和漢藏語系各種語言的人,與那些說阿爾泰語、突厥語和高加索語言的人們一同生活,是世界上最早的民族大熔爐。直至今日,在中亞五國都還存有這些宗教和民族的遺存,喚起一絲人們想像中的異國情調。

荒荒大漠,尋找玄奘與李白

說起絲綢之路,那就不得不提及人們最熟悉的唐僧玄奘。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人人皆知,尤其在明代吳承恩小說《西遊記》的渲染下,玄奘變成了中國最知名的歷史人物之一。貞觀三年(西元629年),玄奘法師離開長安,從玉門關出境,他在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與國王結拜後,領著一行人翻越天山,抵達了今日中亞的吉爾吉斯、哈薩克與烏茲別克三國。玄奘在那裡看到「土地沃壤,稼穡備植,林樹蓊鬱,花果滋茂」的颯秣建國(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入大沙磧,絕無水草」的窣堵利瑟那國(今烏茲別克烏拉提別龍地區),以及「事火不施床」信奉祆教的突厥人。不僅開了眼界,更將其所見所聞記錄在《大唐西域記》中。而當時,玄奘更是經過了據信是李白故鄉的碎葉城(Suyab的音譯,玄奘稱素葉水城)。

對中亞人來說,碎葉城只是一座平平無奇的遺址甚至田野;但對華語世界來說,這座城的意義可就不一樣了。碎葉城是唐朝在西域設立的重鎮,與龜茲、于闐、疏勒並稱為唐代「安西四鎮」。按學者郭沫若的考據,碎葉城是詩仙李白的出生地,李白的祖上是漢人,有說定居在隴西(今陝西),也有說是四川,但按郭沫若的說法,李白祖輩因犯罪而流亡西域,他們翻越天山到了碎葉城,在那定居下來。而李白一直在碎葉城長到5歲,才與家人翻山返國,抵達大唐。雖然李白的出生地至今依舊是個謎,但碎葉城擁有最高的呼聲。對此,吉爾吉斯特別為李白發行紀念郵票;碎葉城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曾親自走訪碎葉城的Domingo指出,雖然碎葉城是過去的西域大城,但如今僅存天山腳下的一片農地,比較像考古現場,並沒有城市。即使如此,來到吉爾吉斯,還是可以到托克馬克附近的碎葉城遺址吟上一首〈靜夜思〉,緬懷天上謫仙人。

西遊記雕像與火炎山©圖蟲創意

世界的中心,帖木兒與撒馬爾罕

時間來到13世紀,成吉思汗自草原崛起,他與後代子孫開創了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中亞五國也受其統治。14世紀中,出生於烏茲別克的「跛子」帖木兒,在蒙古帝國衰退之際,靠著四處征戰與政治手腕,一統中亞。他致力於光復昔日成吉思汗曾一度強大的蒙古帝國,以「真主之劍(Sword of Allah)」之名使各國臣服於他,部分印度和土耳其都曾納入其麾下。而當時帖木兒就是以撒爾馬罕為帝國首都,欲將烏茲別克打造為世界的中心。

當時,帖木兒把各地最好的工匠送到撒馬爾罕,日夜進行建設,目的就是要把這座城市變成能彰顯其偉大帖木兒帝國的首都。他把撒馬爾罕建設成中亞伊斯蘭世界中心,首都從此充滿許多來自中亞不同地區的藝術家、建築家和知識分子。直至今日,撒馬爾罕都是中亞最顯赫的都城,有「東方的羅馬」及「絲路的珍珠」之美稱。在這裡,無數的尖塔和圓頂組成城市的天際線,老城中保留了無數帖木兒王朝時的建築,如帖木兒家族陵墓「古里‧阿米爾陵寢(Guri Amir Mausoleum)」、全世界現存最古老的神學院「雷吉斯坦經學院建築群(Registan Square)」和帖木兒帝國建築上的瑰寶「比比哈努姆清真寺(Bibi Khanum Mosque)」。城市中的傳統市集則提供充滿異國感的商品,散發著市井的氣息。說到撒馬爾罕,Domingo的話語中藏不住熱情,他表示,撒馬爾罕的神學院,打破伊斯蘭教不能崇拜偶像的慣例,建築可見各種金碧輝煌的人和動物肖像,是伊斯蘭教在中亞落地生根,並且在地化的實證。

烏茲別克的三大古城中,除了撒馬爾罕,布哈拉與希瓦也盡顯昔日伊斯蘭風華。布哈拉舊城仍保留昔日的風貌,古老的清真寺、經學院和市集隨處可見,於199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希瓦的獨特與輝煌從中亞的古老諺語:「我願用一袋黃金,求看一眼希瓦。」便可知曉,一語道盡人們對昔日花喇子模首都的嚮往。

撒馬爾罕的雷吉斯坦廣場
古里. 阿米爾陵寢 ©123RF
阿拉木圖中央清真寺
阿拉木圖的俄羅斯東正教教堂
吉爾吉斯境內的伊賽克湖
希瓦為昔日花喇子模首都

後蘇聯的中亞,旅人最後一塊拼圖

在經歷多個世紀的兵戎相見後,20世紀的中亞實際上由蘇聯所控制。蘇聯的到來,為這片廣袤的草原帶來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以及俄羅斯的文化與政治體制,至今在阿拉木圖都還能找到殘存的東正教教堂遺址。蘇聯解體後,中亞五國獲得獨立,但也連帶造成了許多問題,他們的國界被硬生生劃開,民族的糾結成為這塊土地解也解不開的難題。值得一提的是,現今所定義的中亞五國就是以蘇聯掌控的區域為基準;廣義的中亞還包含中國大陸的新疆、阿富汗和巴什科爾托斯坦等其他七國。

「旅行是無知的解藥。我們希望帶領人們打破同溫層,藉由旅行了解不同地方的價值觀與看待世界的方式。」採訪末尾Domingo如是說,也期待旅人能跟上這次的中亞之旅,親自踏上這片土地,完成最後一塊朝聖拼圖。

禮拜五清真寺是中亞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吉爾吉斯的布蘭那古塔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張家界:野境天坑.土苗古寨.邊城尋翠翠》2025年10月號164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ITF旅展首日!15人親友團揪玩這國家  一眨眼「330萬團費」刷下去了

三立新聞網
02

ITF旅展優惠一次看!機票免費拿、吃到飽買1送1 業者喊出4天破億

壹蘋新聞網
03

8家超萌聯名飲品甜點!Care Bears、史努比、LABUBU,今年秋冬就是要療癒

造咖
04

九州最「療癒」的秋天在大分,3種全新玩法:湯布院騎馬+九州偶來步道+別府300年湯花工藝

旅讀
05

速食7家秋冬新品!麥當勞「炸蝦天婦羅」回歸必嚐、必勝客人氣王升級

造咖
06

2025旅展優惠一篇看: ITF旅展、雙11、JR東日本、環球影城買一送一…

TRAVELER Luxe旅人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