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乳癌發生率持續攀升,篩檢率偏低是瓶頸,3至4成台灣女性一生未曾檢查

媽媽寶寶

更新於 10月13日09:17 • 發布於 10月06日20:38

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台灣乳癌篩檢首度突破百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儘管如此,台灣乳癌發生率在過去20年間增加兩倍,整體死亡率卻未如歐美般明顯下降。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指出,這顯示國內在「早期篩檢」與「完整治療」仍有努力空間。衛福部明年將推動「健康幣」與「乳癌論質計酬」兩大措施,提升乳癌防治成效。

乳癌

乳癌發生率持續攀升,每天8位女性因病離世

根據衛福部111年癌症登記及112年死因統計,乳癌已連續多年居女性癌症之首。111年共有17,366位女性罹患乳癌,112年則有2,972人死於乳癌,平均每天8.1位女性因此失去生命,死亡率高居女性十大癌症第2位。這項數據已成為婦女健康的重大警訊,也突顯全民早期防治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乳癌是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及死亡率第3位,「乳房X光攝影」可減少41%的死亡率,呼籲定期檢查

篩檢率偏低是瓶頸,3至4成女性一生未曾檢查

陳芳銘表示,儘管乳癌篩檢率已從40%升至46%,但仍遠低於歐美80%與日韓60%的水準。最大問題在於女性乳房健康意識不足,許多人誤以為「年輕就不會得乳癌」,導致延誤檢查。她呼籲政府應加強宣導、降低檢查門檻,讓乳癌防治從「意識覺醒」開始。

乳癌

國際研究證實:早期篩檢與有效治療可降三成死亡率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2005年研究指出,若結合「早期篩檢」與「有效治療」,可降低乳癌死亡率達三成。《美國醫學會期刊》2024年研究也顯示,美國在過去40年間乳癌死亡率下降58%,其中七成降幅來自治療進步、兩成源於篩檢普及。陳芳銘強調:「篩出早期乳癌只是第一步,能否『早治』才是關鍵。」

為提升篩檢與治療品質,明年衛福部將推動兩項新制。「健康幣」制度將把預防保健行為(如癌症篩檢、疫苗接種)轉化為可兌換健康商品或運動設施折抵的點數,以激勵民眾主動篩檢。

「乳癌論質計酬」則以患者遵從率與五年存活率作為獎勵指標,促進醫院提升治療品質。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乳癌不是年紀大才會發生,建議30歲起即可定期檢查乳房
胸部小較不會罹患乳癌?醫揭殘酷真相:更難檢測容易延誤治療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高鐵每天超過2千空位被浪費! 11/10新制「提早1小時搭車先換票」

自由電子報
02

健保補充保費挨轟 石崇良親上火線:改革是為了公平非「搶錢」

自由電子報
03

熬夜恐發生猝死!專家曝「4警訊」:許多人以為只是小毛病

鏡報
04

租屋養老遭拒!台中75歲長者「找40間租屋」全碰壁…房東聽年齡秒拒絕

三立新聞網
05

鳳凰颱風最快「下週一發海警」!北轉逼近台灣 氣象署:3地區下到發紫

三立新聞網
06

氣象署發布「中度磁暴」警示 明日5時起影響約33小時

台視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