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對預售屋有撇步 信義房屋3招遠離爛尾樓
[NOWnews今日新聞] 預售屋雖然讓買家有時間籌措資金、挑選心儀格局,但若碰上建商倒閉、工程停擺,恐惹來「爛尾樓」惡夢。信義房屋Podcast《房屋聽信義》第49集邀請房市專家何世昌,透過實務經驗與深入觀察,教民眾3招預防爛尾樓風險,讓購屋路走得更安心。
節目中,何世昌表示,「其實每年真正倒閉的建商比例不到0.1%,爛尾樓平均一年僅發生1件左右,與交屋量十數萬戶相比比例極低。」他強調,目前媒體對「爛尾潮」的渲染恐過度,但民眾仍應審慎面對風險,並且從源頭就做好篩選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建商倒閉多數非因銷售不佳或政策限貸,而是體質不佳與業外投資失利所致。一旦資金調度失衡,即使原本銷售順利的建案,也可能中途出問題。
針對「繳工程款前該注意什麼」,何世昌給出三大提醒,第一,查詢建商紀錄,民眾可透過司法院網站查詢建商是否有司法訴訟或跳票紀錄,這些紀錄往往透露出財務風險的前兆。
第二,密切關注工地進度,購屋者應定期「巡田水」,觀察工地是否持續動工,有無工程停擺現象,何世昌說「別傻傻繳工程款,現場卻連地下室都還沒挖」。第三,注意信託帳戶運作,即便建商宣稱使用「價金信託」或「價金返還保證」,民眾仍應確認帳號是否為信託專戶。部分小建案甚至曾出現資金未入信託、帳戶由建商私用的爭議。
此外,如果遇到建商財務異常,承購戶可團結尋求法律協助,並要求建經公司或銀行停止撥款,啟動續建機制。這樣做能避免資金繼續流入無法履約的建商手中,降低損失。
何世昌表示,慎選代銷公司的保障,勝過建商名氣,實務上大型代銷公司的案子,倒閉風險更低。「前二十大代銷公司承接的建案,近20年來幾乎沒出現建商倒閉的紀錄。這些代銷公司對建商體質有完整評估機制,是購屋者第一道風險過濾。」反之,小型建商與小型代銷合作的案子,可能自己就更要多做功課,確保興建過程順利。
此外,許多建案標榜履約保證,但何世昌提醒:「履保分為價金信託、不動產開發信託、價金返還保證等類型,保障力道不同,重點是看受託機構是否落實監管,而不是單看契約字面。」民眾還應主動查詢該信託銀行或建經公司過往是否有履保爭議紀錄,避免掉入「看似保證、實則空轉」的陷阱。
節目尾聲,主持人洪子琪與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總結本集重點,「買預售屋不是買完就輕鬆,從查紀錄、觀察現場到確認資金流向,每一步都關係重大。選擇信譽良好的代銷與建經機構,也是守護購屋安全的關鍵。」完整節目收聽連結:https://lihi2.com/aft7C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