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川普+求情信有用?美解除對緬甸部分制裁
緬甸軍政府軍頭敏昂萊日前致信美國總統川普,稱「榮幸」收到川普寄來的關稅通知信,並讚揚他的「愛國者精神」。不知是否這封讚譽有加的信發揮效果,美國週四宣布解除部分緬甸軍政府的制裁名單。
美國財政部週四(7/24)宣布,物流服務公司KT Services & Logistics與創辦人Jonathan Myo Kyaw Thaung、MCM集團及其所有人Aung Hlaing Oo、Suntac科技公司及擁有者Sit Taing Aung,以及另一名人士Tin Latt Min,已從美國制裁名單中移除。
上述人等和公司被視為緬甸軍政府親信,過去幾年陸續被美國政府列入制裁名單。
美國財政部並未說明解除制裁原因,僅在聲明中表示,美國的制裁名單「會視情況常態性增加或減少」。
川普本月初寄出多封關稅信,其中一封是通知緬甸將被課徵40%關稅。緬甸軍頭敏昂萊(Min Aung Hlaing)11日回信反而感謝川普「把緬甸商品的原有稅率從44%降低至 40%」。敏昂萊在信中盛讚川普「以真正的愛國者精神,展現其強大的領導力,引導國家邁向繁榮,並持續努力促進全球和平」。連番讚美後,敏昂萊在信中呼籲川普「重新考慮放寬和解除對緬甸實施的經濟制裁」。
就在這封信發出後兩週,美國果然解除部分制裁黑名單,不得不讓外界有所聯想。但一名不具名美國官員否認兩者有因果關係。該名官員說:「決定解除制裁名單,是從前一任政府便開始的長期考量結果。和這封信沒有關係。」
白宮發言人也強調,解除制裁是「過去一年依照財政部標準業務流程逐漸達成決定」。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亞洲事務主任席夫頓(John Sifton)則是痛批,美國此決策「令人極度憂心」。他說:「此舉代表美國過往重點制裁緬甸軍政府的政策有重大轉變。」
白宮方面則是駁斥「人權觀察」的批評,稱解除部分制裁名單不代表對緬甸政策出現廣泛性變化。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