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達成關稅磋商 學者、民眾看好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31日專電)美國將對韓國徵收的對等關稅從先前預告的25%降至15%,韓國學者認為,這已是短期內最好的結果,一般民眾看到比預期好的結果,也大嘆終於比較安心。
美國原本預計從8月1日起對韓國收取25%關稅,但經過協商後將降為15%,汽車關稅也從25%降至15%,預計之後宣布的半導體、藥品關稅也談定採取最惠國待遇。
雖然將增加的關稅負擔勢必會對產業造成一定影響,但整體來說,韓國輿論對這次協商結果仍傾向看好。從事自營業的鄭小姐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指出,一開始看到美國要課徵25%關稅覺得很高,但現在降至15%,再加上看到媒體報導韓國對美國承諾的3500億美元投資大部分是透過貸款或擔保的形式,對整體財政負擔沒有想像中大,就覺得比較安心。
成均館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金暎漢表示,美國與韓國簽有自由貿易協定(FTA),商品出口至韓國享有零關稅待遇,如今要對韓國產品課徵15%關稅,這樣的協商結果在貿易上確實是相當不公平的,但至少在與日本或歐盟(EU)相比是類似水準,在與這些經濟體業者競爭時不至於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可以說韓國政府已經盡了短期內最大的努力。
但他也警告,既已開啟了這種不公平貿易的先例,之後很有可能反覆發生利用安保、國際紛爭等議題來施壓的類似狀況。
漢陽大學經濟金融學系教授李政桓也表示,這次協商結果沒有太多需要指責的部分,對等關稅爭取到與日本、歐盟相同水準的稅率,汽車、半導體等重要產業關稅也爭取到下調或最惠國待遇,也守住了最敏感的稻米、牛肉市場,整體來看沒有太大的損失,「現在最重要的應該就是如何實現向美國承諾的3500億美元投資」。
不過,也有學者對產業前景表達憂心。大德大學未來汽車學系教授李豪根就汽車關稅指出,韓國與日本面臨的最新關稅雖然同為15%,但日本汽車出口到美國原本就有2.5%的關稅,韓國則因為FTA為零關稅,成本增加的幅度有2.5個百分點的差距,價格競爭力可能受到影響;此外,汽車零組件的部分也將被課徵15%關稅,都將對韓國業者造成相當負擔。
李豪根分析,美國對進口車提高關稅的措施勢必會造成進口車在美國市場的市占率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現代(Hyundai)、起亞(KIA)還必須跟其他國家競爭,今年下半年的銷售表現預期將不如去年或今年上半年。(編輯:田瑞華)1140731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