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20%關稅讓「這些產業」衝擊惡化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白宮今(1)日發布各國關稅,其中台灣遭課徵20%,比日本、韓國15%還高,讓市場一片譁然。據經濟部「川普實施對等關稅對我國產業影響研析」內部報告,經濟部點名,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電子材料的衝擊惡化,原因是日本為我國在美國市場主要競爭國,關稅15%也比較低。
據《NOWNEWS》記者取得經濟部內部報告,對等關稅20%對我國經濟衝擊,據7月4日中研院預測匯率29元/美元,對等關稅15~20%,232維持,GDP成長2.93%;據4月18日中經院預測臺灣對等關稅在10%至20%間,與競爭對手相近,GDP成長1.66%。
針對經貿面,對等關稅20%將造成我國產業產品輸美成本增加,影響產業獲利能力。而在關稅壓力下台廠可能嘗試經由第三地轉運(改變原產地),將導致貿易流重新配置。
就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與電子材料等產業,日本為我國在美國市場主要競爭國,日本對等關稅為15%,配合日幣近年持續貶值,不利我國產品價格競爭力;目前半導體等電子產品關稅仍在232條款中,故不受20%對等關稅影響,後續仍須持續觀察美國調查進度與關稅。
投資方面,我國關稅對抬高關稅,可能促使企業加速將生產基地移往美國或其他較低關稅國家(如墨西哥),導致產業外移;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若因關稅政策被削弱,國際資金投資台灣的意願可能下滑。
技術方面,日本關稅低於我國,可能促使企業加速前往日本與美國投資設廠或在地製造,研發中心與人才培育資源也可能隨之外移,造成台灣本土創新能量被稀釋;而抗衝擊能力較差之中小企業,將可能使我國產業生態系出現技術缺口,影響整體產業韌性與競爭力。
工具機、塑膠製品、電子材料 關稅衝擊惡化
針對各產業衝擊,經濟部點名,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電子材料的衝擊惡化,原因是日本為我國在美國市場主要競爭國,日本對等關稅為15%,配合日幣近年持續貶值,不利我國產品價格競爭力。
而像是扣件、水五金、手工具、汽機車零組件、資訊硬體、電子零組件、鋼鐵、半導體等產業,衝擊將會持平,原因是美國對各國仍維持課徵50%關稅、中國為我國在美國市場主要競爭國、產業(資訊硬體、通訊)多已於越南、墨西哥等國設置產能。
最後,紡織衝擊將會趨緩,原因是產業多已在東南亞各國設廠,可彈性調配產能,且東南亞各國關稅底定,且符合預期,客戶訂單回流。
政府協助!工具機業助多元佈局 塑橡膠業提高產品價格競爭力
因應美國關稅衝擊,政府以對美國出口占比、與主要競爭對手關稅分成四大象限。針對工具機、紡織、電子產業、模具等高美國市場占比,與主要競爭國相對稅率低者,政府將會協助多元市場佈局,降低美國市場流失風險。
至於像是塑橡膠製品美國市場佔比高、相對稅率高的塑橡膠製品,將提高產品價格競爭力、加速美國生產佈局,降低關稅費用,以及多元市場佈局,降低美國市場流失風險。
美國市場佔比低、相對稅率低,以中國為主要出口市場的電子零組件,將會擴大布局美國市場,並優先發展高階市場。
最後,美國市場佔比低、相對稅率高的扣件、水五金、手工具等,將會採市場擴張策略,提高占有率、升級美國在地經營模式、靈活價格策略,降低關稅對終端市場衝擊。
根據關稅對我國個別產業分析,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飲料食品、電子材料均增強。
經濟部建議,針對工具機協助,包括關務署協助業者釐清產品分類,爭取關稅優惠認定、政府提供出口轉型補助與營運貸款、協助解釋與協商過渡期操作方案;模具業則是穩定匯率;飲料食品以專案或透過外交商務平台協助品牌設計與補助行銷,尋找替代市場與通路。塑橡膠製品、電子材料維持現有協助政策。
顯示全部
留言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