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用AI復刻李登輝,延續台灣民主記憶 李安妮終於走進父親世界!

財訊雙週刊

發布於 07月03日02:41 • 財訊
▲李安妮用AI復刻父親李登輝,是一場跨越時代與生命的民主記憶工程。(圖/財訊雙週刊)

作者:財訊雙週刊/林苑卿

6月,《財訊》採訪團隊走進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數轉院)的一間展示室,眼前景象彷彿時光倒流。三面牆環繞著李登輝一生的簡報資料,另一面牆上則有兩座大螢幕,分別播放著李登輝的坐姿與頭像影像。螢幕中的他,微笑點頭,張口哼唱—他生前最喜歡的日文歌曲《千の風になって》(千風之歌)。

螢幕中神態自然、語調溫厚的「李登輝」,是透過AI技術重建的「數位李登輝」。從聲音模擬、語意分析,到表情與肢體語言的還原,每一個細節都高度擬真。這不是一場科技展示,而是一場跨越時代與生命的民主記憶工程;而幕後的推手,是他的女兒、現任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

這不只是一次科技應用,更像是一場社會實驗。「不是要去神格化他,而是傳承他的未竟之業。」在AI風起雲湧的時代,李安妮選擇以倫理為核心、以文化為導向,試圖用新技術承載台灣民主價值與歷史記憶。

技術 結合資策會高度擬真

李安妮回憶,父親逝世後,父親的友人建議:「老仔就不在了,(李登輝基金會)收收起來啦!」但她認為,這份屬於台灣的歷史與精神不能就此止步;因此她沒有選擇關門謝幕,而是決定讓李登輝繼續「活在公共領域」。

契機來自於現任外交部部長林佳龍長期倡議的「李登輝學」。《財訊》雙週刊指出,2023年,林佳龍在李登輝百歲冥誕時再次提出「李登輝學」的概念,主張李登輝的領導哲學與歷史定位值得台灣社會深入探討、學習與保存。李安妮因而意識到這不僅是歷史的回顧,她進一步思索:如何讓李登輝的精神與價值,延續至下一個世代?答案是AI。

「如果無法立即建立一座元首圖書館,那就先打造一個能夠互動、教育、對話的數位人物。」李安妮在2024年9月第一次與數轉院團隊會面時,即明確提出這個構想。

資策會數轉院院長林玉凡回憶,這是一場挑戰性極高的任務。首先是資料來源斷裂,李登輝並無大量高畫質影像與長段語音錄音;其次是語言習慣複雜,他常在演說中混合國語、台語與日語,並帶有台灣國語腔調;第3是「表情動作的重建」,由於無法請本人配戴動作捕捉裝置,工程團隊只能依賴大量訪談與資料推敲還原其神態。

更多財訊雙週刊文章

揭開康霈千元生技股王傳奇真相!多位股市聞人加持、資金籌碼高度集中
吳田玉接任SEMI全球主席 鏈結國際半導體擴大影響力

加入財訊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堰塞湖水量還有2300萬噸 李鴻源憂洪災重演

NOWNEWS今日新聞
02

曾說馬太鞍溪堰塞湖無立即潰堤危險? 陳駿季回應了

台視
03

多圖/堰塞湖溢堤葬15人…上萬噸垃圾鱗片「割地無完膚」空拍畫面曝!

三立新聞網
04

堰塞湖監測時序曝 農業部9/21起「八度發細胞簡訊」通知避難

TVBS
05

新光新公主爭8兆遺產調解庭 開價67億破局

鏡週刊
06

花蓮洪災釀15死!眼睜睜看母被吞沒 家屬趴冰櫃痛吼:我沒有阿嬤了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