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豬瘟疫情影響豬肉供應 營養師提倡「豆魚蛋肉」均衡攝取

中天電視台

更新於 18小時前 • 發布於 11月03日04:42

近期爆發豬瘟疫情,導致豬肉供應量下滑,吳宜真營養師提醒,營養攝取不應依賴單一食物,只要適度調整飲食結構、選擇多元蛋白質來源,不僅能維持身體所需營養,也能讓飲食更均衡健康。

選擇蛋白質來源順序:「豆>魚>蛋>肉」,在豬肉供應減少的情況下,可依此原則調整飲食補足蛋白質。(示意圖/Pexels)

土城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吳宜真說明,蛋白質是構成肌肉、器官、皮膚與免疫系統的重要營養素,依據國健署建議,蛋白質來源優先選擇順序為「豆製品>魚肉、海鮮>蛋>家禽(雞、鴨、鵝)>家畜(豬、牛、羊)」,在豬肉供應減少的情況下,可依此原則調整飲食,從不同食材中補足蛋白質。

  • 豆類與豆製品類:

黃豆、毛豆、黑豆、豆漿、豆腐、豆干等,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與膳食纖維,脂肪含量低,適合體重控制及心血管疾病族群。

  • 魚肉與海鮮類:

鮭魚、鯖魚、秋刀魚、蝦、貝類、小卷等,含有優質蛋白質與Omega-3脂肪酸,有助維持心血管健康並具抗發炎作用。

  • 蛋類:

雞蛋是方便且完整的蛋白質來源,可與蔬菜搭配烹調,兼顧營養與美味。

雞蛋是方便且完整的蛋白質來源,可與蔬菜搭配烹調,兼顧營養與美味。(示意圖/Pixabay)
  • 家禽與家畜類:

雞胸肉、雞腿、鴨肉、鵝肉等,其中雞胸肉屬低脂高蛋白,是健身族群的理想選擇。牛、羊肉則富含鐵質與維生素B群,但脂肪比例較高,建議控制份量並多搭配蔬菜。

營養攝取並非來自單一食物,而是整體飲食組合的結果,可嘗試多元烹調方式,如「豆腐炒時蔬」、「魚片蒸蛋」、「雞肉拌麵」等料理,兼顧蛋白質攝取與飲食均衡,同時減少油脂攝入。

蛋白質應平均分配於三餐中,有助吸收與代謝穩定,避免集中於單一餐次造成消化負擔,選擇替代食材時,也應依個人健康狀況調整:

營養師吳宜真強調只要掌握「豆魚蛋肉」均衡攝取,就能維持良好營養狀態。(圖/土城醫院)
  • 腎臟疾病:控制總蛋白質攝取量,選擇優質蛋白質來源。
  • 膽固醇偏高:宜減少紅肉與內臟類攝取。
  • 長者與孕婦:確保蛋白質攝取足量,以維持肌肉量與促進胎兒發育。
  • 兒童與青少年:正值生長期,蛋白質需求較高,除攝取充足外,也應搭配蔬果、全穀與乳品類。

吳宜真強調,豬瘟造成的供應波動只是短暫現象,反而是重新檢視飲食習慣的好契機,只要掌握「多元攝取、均衡飲食」原則,就能維持良好營養狀態,健康飲食不該被侷限於單一食材,當餐桌變得更豐富、多樣化,能讓身體獲得更全面的營養。

立刻加入中天新聞LINE官方帳號,一手掌握當權者不想讓您知道的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