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力拚韓國,工研院用老技術升級記憶體!提高晶片效率、降低成本 開啟邊緣AI應用想像

財訊雙週刊

更新於 03月13日02:36 • 發布於 03月13日02:28 • 財訊
▲工研院電光所所長張世杰拿著的積木,就代表工研院在邊緣AI記憶體技術的突破,最下方是邏輯IC,上方能堆疊不同大小的記憶體。(圖/財訊雙週刊)

作者:財訊雙週刊/林宏達

AI晶片是現在最火熱的商機,但AI用記憶體卻一直是韓廠天下。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2024年,台灣工研院推出的MOSAIC 3D AI晶片技術,企圖打破這個局面,讓台灣的成熟製程和記憶體廠也能參與邊緣AI的大商機,目前已有金融科技業者和工研院合作,要用這個新平台,利用邊緣AI推出新金融服務。

工研院電光所所長張世杰受訪時解釋,AI要普及到手機等各種邊緣裝置上,仍有一件事情要克服:AI晶片很貴。1顆H100晶片要價兩萬美元,其中,不但用到昂貴的矽中界層(SILICON INTERPOSER),還需要HBM(高頻寬記憶體),「這種記憶體不只貴,一般公司要開發AI晶片,連買HBM都買不到。」目前,業界傳出的行情,H100裡所用的HBM,售價高達1500美元。

老技術新應用 成本降9成

HBM價格很貴,但是能高速存取大量資料,供邏輯晶片計算。HBM剛推出時,每秒能傳輸128 GB資料;但DDR1記憶體每秒只能傳輸2.7 GB的資料;現在工研院推出的MOSAIC 3D AI晶片技術,可讓台灣生產的DDR 1記憶體,結合40奈米成熟邏輯製程晶片,能達到第1代HBM記憶體的頻寬,更重要的是,成本只有傳統HBM的1/10。

要做到這件事,背後是相當複雜的技術變革。《財訊》雙週刊指出,首先,研發團隊用一項成熟技術,晶圓堆疊技術(Wafer on Wafer),也稱作記憶體與邏輯晶片堆疊技術(Memory on Logic)讓記憶體直接疊在成熟製程邏輯晶片上,捨棄矽中界層,因為記憶體和邏輯晶片直接連接,透過縮短兩者的距離,只要在邏輯晶片上透過3D晶片堆疊兩顆記憶體,頻寬就能增加兩倍,放上4顆,資料頻寬就增加4倍。

不過,如果答案如此簡單,為何台積電採用的矽中界層能成為主流?關鍵在於,晶圓堆疊技術必須維持每1層晶圓的面積一致,在設計上的彈性不佳,「如果兩片晶圓貼在一起之後,要更改設計的難度非常高。」一位業界人士評價。

軟體再定義 達成異質整合

張世杰解釋,為了克服晶圓堆疊技術,對IC設計彈性的限制,工研院團隊重新設計了記憶體控制器,他們把記憶體的大小設計得更小,讓另一邊無論是對接什麼樣的邏輯晶片,都可以輕易讓兩邊線路接上。同時,新型控制器可以利用軟體,靈活調配資料儲存的位置,即使貼上去的記憶體有部分損壞,但控制器可以關掉這些部分,不會像HBM一樣,如果貼上壞掉的記憶體,整顆GPU就報廢。

更多財訊雙週刊文章

華航最年輕總經理!航空業鋼琴王子陳漢銘 有套「不靠譜」的管理學
美烏兩國吵愈凶 IHI股價漲愈多!經歷造假風波 日本百年軍工股絕處逢生

加入財訊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堰塞湖水量還有2300萬噸 李鴻源憂洪災重演

NOWNEWS今日新聞
02

曾說馬太鞍溪堰塞湖無立即潰堤危險? 陳駿季回應了

台視
03

多圖/堰塞湖溢堤葬15人…上萬噸垃圾鱗片「割地無完膚」空拍畫面曝!

三立新聞網
04

堰塞湖監測時序曝 農業部9/21起「八度發細胞簡訊」通知避難

TVBS
05

新光新公主爭8兆遺產調解庭 開價67億破局

鏡週刊
06

花蓮洪災釀15死!眼睜睜看母被吞沒 家屬趴冰櫃痛吼:我沒有阿嬤了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