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感冒潮來襲,你的抵抗力夠嗎?中醫揭「3種易中體質」,教你日常5招養出防護力
最近門診中,感冒、喉嚨痛、發燒的病人明顯增加,許多原本體質不錯的人,也一不小心就中招。
其實在中醫看來,秋冬之交的「溫差變化大、空氣乾燥」,正是最容易傷肺、傷衛氣的時候。
從中醫角度看「抵抗力」:
中醫所說的抵抗力,對應的是正氣(衛氣)。
當正氣充足,外邪不易入侵;反之,正氣虛弱就容易感冒、過敏、疲倦。
常見容易感冒3種體質:
氣虛型:容易怕冷、懶得動、講幾句話就覺得喘。
肺氣虛型:反覆咳嗽、易流鼻水、喉嚨乾癢。
脾虛濕重型:容易食慾差、腹脹、水腫、免疫力低。
日常養出好抵抗力的五個關鍵習慣:
1.晨起喝溫水,溫養陽氣
秋天早晚溫差大,清晨一杯溫水可促進循環、潤喉防乾。
2.少食生冷,健脾護胃
「脾為後天之本」,脾氣弱則衛氣不足。冷飲、冰水果、沙拉都應減少。
3.常做「擴胸深呼吸」
秋屬肺,肺主氣。每天早晚深呼吸10次,幫助肺氣宣發、預防秋燥咳。
4.睡前泡腳、早睡養陰
秋夜氣候轉陰,早睡可養肝血、強免疫;泡腳則溫經通絡、助眠防寒。
5.可搭配中醫調理
體質虛弱、易感冒者,可於換季時諮詢中醫師,醫師辨證後給予藥方,勿自行購買服用。
簡醫師提醒:
「流感來勢洶洶,但身體不是要硬撐,而是要先調好底氣。」
在這段換季時期,建議:
有過敏、鼻塞、反覆咳嗽的人可提前做體質調理。
小孩與長者更需扶正固表。
若近期工作壓力大、睡眠差,也建議讓身體「先補回正氣」再談防病。
近期若有喉嚨痛、鼻塞、反覆感冒、疲倦、睡不好等症狀,可至中醫診所讓醫師治療,才可以在這個流感高峰期,也能穩定、安心地度過。
山茶花中醫診所院長 簡心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