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國安及兒少!監察院促政府積極檢討TikTok等跨國平台管制
〔記者方瑋立/台北報導〕監察院今(22)日公布調查報告,直指政府對TikTok等社群平台在國安風險治理與兒少保護上「消極懈怠」,未能因應潛藏重大威脅。監委強調,TikTok已被歐美多國認定涉及國安疑慮與兒少傷害,甚至淪為中共認知作戰工具,我國政府卻仍未積極管制,行政院應督同相關機關全面檢討改進。
監委林文程、賴振昌及浦忠成指出,美國國會去年即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通過TikTok「不賣就禁」法案,顯示國際高度警覺;但台灣在立法與治理上卻仍零散無力。監院三大委員會本月12日審議調查報告,確認政府在社群平臺風險評估、兒少隱私保障、跨國協調與查處能量方面均有不足,對TikTok涉及違反自律規範、蒐集兒少個資、及作為中共工具等問題,態度過於被動。
調查報告直指,TikTok威脅主要有二。首先是對兒少的危害。平台為衝高用戶量,推播危險挑戰遊戲,已在全球造成逾百名兒少死亡,更多人健康受損。執行長周受資甚至坦承不讓孩子使用TikTok,顯見風險嚴重。根據「TCS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2023年國內9至12歲學童使用TikTok比率高達46.1%,推算人數近38萬,顯示自律規範形同虛設,兒少個資恐遭中共掌握。
其次是國安威脅。歐盟調查已證實TikTok將用戶資料儲存於中國伺服器,並祭出5億3千萬歐元罰款。另有學術研究與國際媒體指出,TikTok透過演算法壓制不利中共內容、擴大親中敘事,淪為宣傳與對台認知作戰工具。英國「金融時報」更警告,中共藉TikTok介入台灣資訊空間,已對前景構成威脅。
監委強調,政府在「數位服務中介法」立法受挫後,對跨國平台治理消極,任由訊息透過不透明演算法散布,對自律條款無課責機制,對TikTok與小紅書等國安疑慮缺乏作為。監院呼籲行政院督促相關部會立即檢討改進,建構健全的平臺治理制度,以免危及兒少安全與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