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不是吃太多!醫揭「1元凶」害變胖 增心梗、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11小時前 • 發布於 11小時前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攝取過量塑膠微粒,不只傷身還增胖。減重醫師蕭捷健提醒,少用塑膠容器、多吃抗氧化食物,避免脂肪囤積與慢性發炎。(示意圖/PIXABAY)

吃進過量塑膠微粒,不只傷身還害人變胖。減重醫師蕭捷健提到,塑膠微粒進入人體後,讓脂肪吸收多145%,還會使身體慢性發炎,抑制「燃脂型」棕色脂肪生成,脂肪更容易囤積在腹部與臀部。他建議,平時少用塑膠容器、改選玻璃或不鏽鋼材質、固定作息、多吃含抗氧化物的食物。

蕭捷健在臉書粉專引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一項研究指,住在海洋塑膠微粒嚴重汙染的沿海地區居民,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8%、冠心病增7%、中風增9%。另外,進行動物實驗,分成攝取高脂飲食組,及高脂飲食加塑膠微粒組,結果後者體重更重,還出現嚴重血糖問題和胰島素阻抗。

蕭捷健列出,塑膠微粒對身體的4大影響。首先是「脂肪吸收多145%」,美國研究發現,把聚乙烯微奈米塑膠丟進高脂食物的消化流程,脂肪吸收量增加145%。再來是「慢性發炎」,塑膠微粒進入人體後,會觸發發炎因子。此外,《NEJM》2024 年研究發現,頸動脈斑塊裡檢出微奈米塑膠的患者,經3年追蹤,心肌梗塞、中風或死亡風險是沒檢出塑膠微粒者的4.5倍。

還有「棕色脂肪變少」,身體含有「燃脂型」棕色脂肪、「囤積型」白色脂肪,塑膠會抑制棕色脂肪產熱。最後是「脂肪累積」,塑膠微粒像是荷爾蒙山寨貨,抑制甲狀腺功能,造成基礎代謝率下降,甚至干擾睪固酮和黃體化荷爾蒙,無論男女,脂肪更容易囤積在腹部與臀部。

蕭捷健建議,若想避免塑膠微粒的危害,外帶熱食不用塑膠袋,盡量少用一次性吸管、杯蓋,自備玻璃或不鏽鋼容器,此外,還要固定睡眠、白天曬太陽,有助於發炎下降,荷爾蒙穩定,飲食方面多攝取抗氧化物,例如蔬菜、含有Omega-3的深海魚和堅果。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國際失智症月

重視失智議題 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緊張焦慮千萬別碰「這3種食物」!營養師:恐讓情緒更崩潰 咖啡上榜

常春月刊
02

吃起來是鹹的…小心隱藏版糖分!營養師曝這1物是地雷 香腸、濃湯也上榜

聯合新聞網
03

潘若迪63歲「皮膚變光滑」連斑都沒了!曝日常1習慣抗老超有效:真心覺得差別好大

姊妹淘
04

不是蛋白質!研究揭「2類食物」降低32%衰弱症風險:老了仍勇健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