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過台積電! 「這公司」非主管平均薪資突破400萬元
科技業是不少年輕人追求高薪的熱門選項,聯發科作為台灣IC設計龍頭,去年非主管全時員工平均薪資達431萬元,成為唯一突破400萬元的企業。專家指出,即使同為科技業工程師,不同職位間的薪資差距仍相當明顯,從年薪不到百萬到數百萬元不等,反映出技術含金量與市場供需的現實。
在科技公司擔任機器學習工程師的周先生,大學主修數學,畢業後投入科技產業,從軟體工程師一路晉升為AI領域專業人才。周先生表示,他在2017年至2018年間,因為人工智慧領域正火紅,加上科技業工作機會較多,便決定往工程師方向發展。儘管他所在的公司規模不如大型科技大廠,但升遷與加薪機會多,目前年薪已突破百萬,雖然不到頂尖水準,但已優於多數產業。
科技業的薪資長年領先,尤其是IC設計工程師,不僅起薪高、獎金優渥,年薪甚至上看400萬元。聯發科作為台灣IC設計龍頭,更位居全球前五大IC設計公司,擁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為吸引與留住高階技術人才,該公司提供具吸引力的薪資與獎金。根據證交所公布的薪資數據,聯發科去年非主管全時員工平均薪資高達431萬元,年增14.8%,不僅是國內上市公司第一,更是唯一平均薪資突破400萬元的企業。
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別是半導體業者瑞昱與聯發科子公司達發,年薪分別是391.5萬元及357.1萬元。相較之下,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則位居第七名。人力銀行人力資源處資深協理江錦樺表示,聯發科作為台灣第一IC設計公司,面臨全球人才競爭壓力大,需要提供較優渥的薪資來吸引全球人才。此外,IC設計的毛利率相對較好,公司也願意將獎金分潤給員工共享。江錦樺分析,台積電薪資在台灣水準也是偏高的,但因為員工組成更多元,包含製程、實驗室和各類工程師,人數更多的情況下,平均值會稍微拉低。
即便同為科技業工程師,不同職位的薪資仍存在差距。台大國發所兼職副教授辛炳隆指出,同樣在新竹科學園區的科技業中,製程工程師和品管工程師的待遇就有明顯落差,有些工程師的年薪甚至不到100萬元。一樣是工程師,一樣在科技業,薪水差距仍然存在。
江錦樺補充,IC設計工程師以及數位IC設計工程師的年薪中位數都會達到130萬以上,而軟體工程師大約是90到100萬,其次是測試工程師或IT維運型工程師。即使在工程師這個職類中,也因技術類型、含金量以及人才供需情況而有薪資差異。
科技業成為不少年輕人追求高薪的熱門選項,但在亮眼薪資背後,也有高強度的工作壓力與專業門檻。每個人對工作的期待都不同,最終還是要取決於對工作的價值取向。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