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一間好診所,讓農村長輩不再四處奔走,池上好診所打造「鄉村醫療」新風貌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3月20日15:17 • 發布於 03月20日06:13 • 上下游新聞

農村醫療資源短缺,看病困難是許多長輩的日常困境,台東池上也曾是其中之一。當大家習慣「有病只能往外跑」的現實時,有人選擇走進農村,為這片土地帶來新的可能。

醫師余尚儒與長期關注池上發展的梁正賢攜手,打造「池上好診所」,提供復健科、家醫科、在宅醫療等服務,並拓展其他科醫師巡診,或提供遠距醫療。此外,還特別為醫師提供舒適住宿與豐富人情,讓醫師願意留下,打造鄉村醫療的新樣貌。

梁正賢(右)與(中)醫師余尚儒打造新鄉村醫療風貌。(圖片提供/池上好診所)

池上好診所:為美好農村補上最後一塊拼圖

建興米廠第三代負責人梁正賢表示,務農長年維持單一、重複的姿勢,身體負荷極大,他契作的 200 多位農友中,有半數有復健需求,但農民大多忍耐不適,容易延誤治療。

此外,池上的醫療資源有限,最近的復健醫療機構要到關山慈濟醫院或台東市榮總分院,來回車程加上候診時間,至少得花上三個小時,極為不便。「這些有機農民就像家人、夥伴一樣,照顧他們的健康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不只農民,池上人口中 65 歲以上的長者已超過 25%,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長輩因慢性病需要長期照護,而日本早已推動「最好的醫院其實是家庭」的理念——只要不是需要醫療器材或密集監管的情況,應優先採取在宅醫療。

然而,醫療設施建設容易,願意投入農村醫療的專業人員卻難尋。梁正賢坦言,在宅醫療醫師的月薪比一般門診醫師少至少十萬元,若不是對農村有深厚的情感與使命感,恐怕很難有人願意前來駐診。

只要對池上有利的事,梁正賢無不出錢出力支持。(圖片來源/「稻浪上的夢想家」紀錄片劇照)

從都蘭到池上:一位醫師的承諾

這位懷抱情感與使命感的醫師,就是余尚儒。八年前,他移居都蘭,創辦都蘭診所,不只提供醫療服務,也希望透過「在宅醫療」,讓長者能夠安心留在熟悉的家中,也讓農村成為彼此照應、共同生活的社區。

當余尚儒得知,梁正賢希望為池上打造更完善的鄉村醫療,便應允投入這場理想的實踐。去年,雙方以健檢合作作為「試用期」——余尚儒希望先了解池上的醫療需求,也同時評估自己的團隊能否勝任這項挑戰。經過一年的籌劃、討論與招募,「池上好診所」終於將在今年 3 月底正式營運,守護池上居民的健康。

「池上不只是台灣重要的農業聚落,也是最適合實踐鄉村醫療的地方。」余尚儒認為,農村需要的不是華而堂之的大醫院,而是一種貼近生活、真正解決問題的醫療模式。

他舉復健為例:即便許多孝順的子女費心帶農民父母到都市就醫,確診為椎間盤突出或膝關節退化等需要復健的問題,回到台東後卻發現村內幾乎沒有復健資源,也缺乏專人指導如何適當施力與分配負重,才能降低勞損與受傷風險,導致病痛一再復發,惡性循環無法終止。

診所滿足長輩與農夫的復健需求(圖片提供/池上好診所)

一間小診所,撐起整個農村的健康

池上好診所位於民宿「澄秧」的一樓,從池上火車站走出來,不到兩分鐘就能抵達診所,這裡未來也會成為駐診醫療團隊的宿舍。診所內設有復健科、家醫科等,並將進行在宅醫療服務。

余尚儒的願景,是讓小診所擁有綜合醫院的功能——科別齊全,但不強求每位醫師長駐。有的醫生一週來一次,有的則是每月巡診,甚至透過遠距醫療提供協助,確保鄉民能獲得所需的照護。

目前,「池上好診所」的家醫科與復健科由都蘭診所負責,未來將有其他醫師支援骨科、神經科與皮膚科等。若鄉民有眼科、耳鼻喉科等需求,團隊也會積極邀請專業醫師加入。「這才是我們理想中的鄉村醫療,或許診所不大,但卻能靈活滿足在地人的需要。」余尚儒說道。

都蘭診所事務長邱小萍表示,現在許多高齡家庭都面臨「老老相伴」的狀況,當家中唯一的照顧者倒下,另一半往往無法獨自前往醫院求診。「這時候,醫護人員就能主動上門,確保患者不因行動不便而耽誤治療。」她說,這正是「在宅醫療」的意義——讓醫療真正走進社區,走進家中。

池上好診所也提供在宅醫療服務。(圖片提供/池上好診所)

一點一滴的善意,築起鄉村醫療的堅實基礎

池上好診所雖需自付租金,但開辦時的裝修費用,全由梁正賢一手承擔。而創建診所的種種沉重負擔,都多虧社會各界的關懷與支持。余尚儒指出,「都蘭診所成立八年來,一路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如今我們也希望把這份愛帶到池上。」除了過去贊助都蘭診所的人對池上好診所解囊,診所內的復健器材也來自台積電的捐贈。

然而,讓余尚儒最感動的,還是來自醫界與文化界的無私支持。籌備期間,他向昔日就讀高雄醫學院的學長們提及想把「在宅醫療」從都蘭拓展到池上,沒想到這些資深醫師二話不說,紛紛伸出援手,資助診所發展。而藝術家蔣勳在去年策展《金剛經》主題展時,更特別將部分作品義賣,將所得全數捐贈,為池上好診所添上一把溫暖的爐火。

梁正賢表示,MOA 自然農法涵蓋三大領域:自然農耕、文化藝術與整合醫療,他從返鄉務農後就有這樣的願景。然而,當年無法同步推動所有計畫,他謙稱:「我比較憨慢(hân-bān),所以花了 31 年,才拼上最後一塊拼圖。」

池上好診所「開幕儀式」先起跑,診所預計將於 3 月底營運。(圖片提供/池上好診所)

以池上為範例,打造鄉村醫療解方

「除了醫師,醫療團隊同樣重要。」都蘭診所事務長邱小萍說,為了讓池上好診所順利運作,他們積極在富里、關山、池上等地尋找願意投入的醫護人員,組建一支能夠真正守護在地人的團隊。

余尚儒說,與其說他開設診所,不如說他在打造一種新的醫療模式。「未來,台灣的許多地方都會面臨醫師短缺,這不是單純提高薪水就能解決的問題。」這片土地需要敢作夢的人,當醫師感受到自己的專業被需要、被重視,他們才會選擇留下,而這正是鄉村醫療得以長久運作的關鍵。

余尚儒相信,池上的嘗試,或許能成為鄉村醫療的一種示範,讓更多地方找到屬於自己的解方。

延伸閱讀:

池上米成功的幕後男主角─梁正賢

相遇地方講座 01 池上》讓全世界驚艷的池上,嚴謹產地認證的富足米鄉

鄉村與地方創生17》為何池上充滿魅力?好的地方自治帶動經濟幸福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北榮名醫涉詐領逾3377萬!假藉研究貪污遭起訴 台北榮總:零容忍

鏡週刊
02

女子巷口撿到「價值995萬」金條 順手帶回家!挨告辯稱:以為假的

CTWANT
03

快訊/挺韓直播主陳清茂「破獄救柯文哲」籌嘸百萬…咆哮、拍桌嗆銀行員

三立新聞網
04

交保喊卡!柯文哲「還要再想想」柯美蘭:哥哥知道家裡其實沒有7000萬

三立新聞網
05

遭羅智強轟「變了」 黃暐瀚認了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