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昌》當孩子說:讀書、考試都是我自己的事,爸媽別再「說風涼話」!一段令我深思的親子對話
每天晚上和兒子一起做「超慢跑」,是我和他可以一邊運動、一邊聊天的時間。
有一次,在閒聊的過程中,我有點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我只期待你平安健康,其他我覺得都不重要了。」他聽到這句話,一時愣住,有點哭笑不得地說:「你的期待可以高一點嗎?」看到他的反應,我也忍不住笑了出來。我是發自內心這麼說,但他顯然誤解我的意思了。
我是一個在年輕時代曾經生過重病的人,為了跨越疾病的考驗,學習和疾病共處,我的青春年華因此流失了許多繽紛的色彩。走過那段生命歷程,我深知健康是一切夢想與成就的基礎,若沒了健康,一切免談。所以在和孩子聊到我對他的期待時,才會有感而發地這麼說。
但不明就裡的兒子,以為我對他沒信心,認為他不會有什麼出息,好像要「放生」他了,所以才瞬間「傻眼」。
在有點沒對焦的雞同鴨講之後,我平心靜氣地跟他分享了那段青春時期的生命經驗,以及那段經驗如何影響我如今為人父看待孩子的心情。兒子理解了之後,停頓沉思了一下,便也開始跟我分享他對自己的期待。
當時,他剛考完大學學測,對自己的表現其實不甚滿意,因為若要申請心中的理想校系,還有一段距離,所以,他決定要再考七月的分科考。不過,用學測成績申請入學的程序,他也想要走一遭。換句話說,他高三下學期的生活,將會處於「雙軌並行」的狀態,這對於他的毅力和耐力都會是十分艱鉅的考驗。
我靜靜聽他說著自己的規劃,深深覺得,孩子對於自己的未來,已有屬於他的具體想法和做法,身為父親,我就是支持和成全。即便內心其實感受到,他選擇的路頗為艱辛,也有點擔心他是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過於理想化,但還是默默聆聽,並且為他加油。
我突然想起他剛上國中的時候,有回我開車送他去學校,在車上因為某件事,跟他起了口角。他覺得我跟太太站在同一陣線,都在批評他不夠用功、不夠專心,所以,有點憤怒地對我說:「讀書、考試都是我的事,辛苦的也是我,你們在那邊說什麼風涼話。」話一說完,打開車門,甩門關上,便朝向校門走去。
被嗆的我,在駕駛座上,像啞巴吃黃蓮,心裡充斥著五味雜陳的情緒。開了一段路,在等紅燈的片刻,我突然覺得,他其實說得也沒錯。在成長的路上,他是生命的主角,吃苦的是他,要負責的也是他,我一味在旁邊窮擔心什麼?期待太多,好意的關心反倒被解讀成「說風涼話」了。
或許正因為那次的經驗,我才深刻體會到,「放手」的時刻真的來了。
好好陪伴,好好去愛
放手,不是放生,也不是放棄。而是你清楚知道,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而且,他也正一步步地向前。或許,他的「腳程」跟我預期的不同,步伐、節奏也跟我的想像有落差,但他正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前進,而我只要關心或提醒他就好。
所以,在慢跑結束的喘息時刻,我便對兒子說:「未來的半年,你的路並不輕鬆,但我最在意的,還是你的健康。如果我不自覺在這方面對你『碎碎念』,希望你可以理解,那是來自於我的生命經驗。至於你的目標,我會幫你一起看守,如果我發現你走的方向正在偏離目標,我會適時提醒你,希望你不要覺得我囉嗦,好嗎?」
知道自己將走一段「負重」之路的兒子,苦笑著嘆了一口氣。我相信,自己選的路,對自己有期待,就算用爬的,也會爬到終點。至於我對他的期待,其實已經不太重要。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陪伴,好好去愛。
歡迎參閱吳孟昌的「靈性」教養書:《孩子越倔強,我越溫柔——30個關鍵指引,陪孩子、也陪青春期的自己再長大一次》(2023博客來親子教養百大暢銷書)
歡迎搜尋、追蹤FB專頁:吳孟昌的心靈小舖
Photo:shutterstock
數位編輯:黃晨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