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吃素不等於健康 醫提醒加工素肉危機:釀心血管、代謝疾病

TVBS

更新於 10月20日07:59 • 發布於 10月20日07:59 • 傅乙珮
植物性肉品。(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根據統計,台灣吃素的人口約300萬左右,位居全球排名第三名,素食餐廳在台灣非常常見,甚至會成為許多人健康飲食的選擇之一。但醫生提醒,並非所有素食都健康。

醫師邱筱宸在臉書分享,健康與不健康素食對身體的差異。她表示,健康的蔬食型態以全榖雜糧、豆類、堅果種子、新鮮蔬果與健康油脂為主,強調「原型、少加工、多樣化」。

邱筱宸指出,多項大型世代研究顯示,蔬食富含膳食纖維與植物營養素的飲食,有助於穩定血糖、降低膽固醇與系統性發炎。此外,健康型蔬食者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風險明顯較低,總死亡率也下降。但攝取多樣植物蛋白也很重要,能維持肌肉量與代謝健康,對中高齡族群尤其重要。

沒有吃肉不等於健康 加工素食更危險 至於何種是不健康的素食呢?邱筱宸表示,是以精緻澱粉、含糖飲料、油炸或高度加工素肉為主的素食。雖然看似沒有吃肉很健康,但熱量高、營養密度低、升糖指數高,容易造成血糖劇烈波動。

她續指,高油高鹽高糖的加工素食,與超加工食品的營養風險相似。而這類「不健康素食型態」與肥胖、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有明顯相關,抵銷蔬食本身的健康優勢。

加工素食造成的危害

膳食纖維與升糖反應

全榖與豆類纖維能延緩葡萄糖吸收,維持胰島素穩定;相反,精緻澱粉與糖飲會造成血糖快速飆升。

植物營養素與發炎調控

原型植物食物富含多酚與抗氧化物,可降低慢性低度發炎;加工素食往往缺乏這些保護因子。

脂肪品質與代謝健康

堅果與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有助心血管保護;油炸食品則含大量反式脂肪與氧化油脂,增加發炎負擔。

邱筱宸建議,喜歡吃炸物或澱粉的素食者,其實不必完全戒掉,而是要聰明選擇與拿捏比例。主食以「全榖雜糧、豆類」為基底,取代精緻澱粉,能穩定血糖、提升飽足感。炸物則建議改用「氣炸或烘烤」方式,並選擇豆腐/豆干/豆包、地瓜/馬鈴薯、天貝等取代加工素肉。最重要的是維持整體飲食以原型植物為主、多樣均衡,這樣既能享受美食,也能守護健康。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不是老人病!年輕男騎車8天環島 竟壓出椎間盤突出

常春月刊
02

愛喝2飲品小心變禿頭 專家勸每日少喝一瓶:多留一撮頭髮

CTWANT
03

每天刷牙卻還是蛀牙、牙齦發炎?醫曝「這個動作」害的 一票人超錯愕

常春月刊
04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5

長壽秘訣曝 沖繩人愛吃「1甜食」!很少健身也不跑步

三立新聞網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