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博物館都在談「奴隸制有多糟」!點名史密森尼7大博物館「都在臭美國、忽視國家成就」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將「反覺醒」戰線延伸至史密森尼博物館。《衛報》獨家取得一份白宮整理的文件,詳列7所博物館被列為審查對象的理由,包含「過度渲染美國的壓迫歷史,忽視國家成就」。被點名的展覽包括富蘭克林與奴隸制度的關聯、《排華法》等移民限制法案的呈現、以及佛洛伊德之死的影片。史密森尼則回應,將堅守學術與歷史誠實,產出並傳播最準確研究與典藏。
新聞小辭典:什麼是史密森尼博物館?
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和研究機構的集合,包含18個博物館、畫廊和一個動物園,也是美國唯一由政府資助、半官方性質的第三部門博物館機構,地位相當於國家博物館。學會轄下博物館大多數設施位於華盛頓特區,幾乎全年對公眾免費開放。
川普:博物館都在談美國「有多糟」
這份白宮文件是根據公眾提交給政府的意見整理而成,點名7間博物館的「問題展覽」。包括:美國開國元勛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展覽,將他的科學成就與他作為奴隸主的事實相連結;以及一部關於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的影片,被指責「錯誤描述警察」。
新聞小辭典:喬治・佛洛伊德之死
2020年5月25日,非裔美國人佛洛伊德因涉嫌使用假鈔被捕時,遭三名濫用職權的警員壓制致死。其中警員肖萬(Derek Chauvin)用膝蓋壓著佛洛伊德頸項,持續8分鐘46秒,挪開時佛洛伊德已無生命跡象。記錄拘捕過程的影片震撼全球,引發大規模反種族歧視示威。
川普20日在社群媒體Truth Social上宣布他以指示人員展開調查,他寫道:「史密森尼已經失控!所有展覽都在談論我們國家有多糟、奴隸制度有多壞,以及受壓迫者有多麼無成就」。
一名白宮官員表示:「川普將探索一切途徑,把『覺醒思潮』從史密森尼剔除,並追究其責任。在收到史密森尼回覆信件之前,我們無法確認究竟有多少展品被撤下,因為史密森尼會自行進行移除。」
目前被列入審查的七間博物館包括:國家歷史博物館、拉丁裔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非洲藝術博物館、國家肖像館、史密森尼藝術博物館,以及亞洲藝術博物館。
川普口中的「糟糕展覽」
川普政府主張,史密森尼多個展覽聚焦於種族壓迫與社會失敗,卻忽略美國的歷史成就。例如家歷史博物館的「¡Presente! 拉丁裔歷史展」,因呈現殖民影響、並指出美國在1848年「竊取」墨西哥領土,被批推動「反美議程」。文件還批評博物館的班傑明・富蘭克林展,將富蘭克林的科學成就與奴隸制度掛鉤;同時也指責「星條旗」的展示聚焦於美國歷史的失敗與爭議,而非歌頌國家成就。
國家肖像館則因展出《排華法》(Chinese Exclusion Act)與其他種族歧視移民法如何違背自由女神的歡迎象徵,而遭批評。非洲藝術館因播放喬治・佛洛伊德影片受到挑戰;亞洲藝術館則因展覽中聲稱「西方性別意識形態被強加於傳統文化」而被點名。
其實,川普政府早在12日就致函史密森尼學會,要求對其8間博物館進行「全面內部審查」,指示館方進行「內容更正」,包括替換「分裂性」的用語。目的是在美國建國250週年慶祝活動前,讓史密森尼博物館與川普的文化方針保持一致。
史密森尼學會也已對部分涉及川普的展覽進行更改。7月,歷史博物館移除了「總統權力展覽」中所有與川普彈劾有關的內容,僅留下「三位曾面臨罷免的總統」的籠統描述。
川普曾讚博物館「戰勝奴隸制」,如今卻要博物館「別說了」
史密森尼學會對白宮的審查文件尚未置評,但《衛報》取得學會秘書長邦奇(Lonnie Bunch)寄給同仁的一份聲明,強調博物館使命是「以學術研究為根基,以核心價值為指引」,並承認「雖然館藏會隨新發現與新見解而演變,但對研究與典藏的誠實與完整性不會改變」。
CNN稱,邦奇自2019年起擔任史密森尼學會秘書長,也是首位擔任此職位的非裔美國人。他曾多次強調,博物館「向民眾普及奴隸制知識」非常重要。因為博物館的目標很單純——幫助國家更好地理解自身歷史。若無法讓社會理解奴隸制度的恐怖,又如何真正達到「認識國家」的目標?
川普在第一任期時,曾對史密森尼博物館表示讚賞。2017年,川普曾在非裔美人博物館發表演說:「我們有了一座用來紀念數百萬非裔美國男女的博物館,我深感自豪。」川普表示,這座博物館「講述了戰勝奴隸制和種族歧視」。(推薦閱讀)只能說「美國好棒棒」?打擊「不當意識形態」,川普竟下令整頓全美最大博物館
然而,川普如今力推「反覺醒、反分裂、打擊不當意識形態」,推廣「團結、卓越、歷史準確且具建設性」的敘事,整頓行動持續擴大。4月,川普政府取消了「博物館和圖書館服務協會」與「國家藝術與人文基金會」數千萬美元的聯邦撥款,影響了全國各地的小型博物館、圖書館計畫、藝術計畫和學術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