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93閱兵不只秀肌肉!北京爭奪二戰歷史解釋權,讓正面戰場國軍從此「被隱形」
北京即將在9月3日、舉行一場為期70分鐘的軍事閱兵,為了這場閱兵,幾乎讓整個市區陷入癱瘓,包含辦公大樓入口設置仿機場等級的安檢、為了進行預演而封閉大範圍道路、全面禁飛無人機、所有高架橋全天候進駐警衛,種種跡象都能顯示,這場軍事表演究竟有多重要。
事實上,這場在「勝利日」(Victory Day)舉辦的大閱兵,就是為了紀念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落幕。雖然西方歐美世界,普遍對這場閱兵更關注北京究竟要端出哪些新裝備秀肌肉,以及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是否真如傳言那樣,將親赴北京觀賞閱兵。然而,對於中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言,此次93閱兵背後,似乎也打算進一步擴大爭搶抗戰的歷史解釋權。
在閱兵正式登場前,北京也發起一連串宣傳活動,強調民眾要對二戰和抗戰歷史有「正確認知」,刻意凸顯中國與蘇聯、在歐亞戰場上對抗法西斯勢力的關鍵角色。
History, triumph and trauma to take centre stage at China's WW2 military paradehttps://t.co/3Lq6y2dmPRhttps://t.co/3Lq6y2dmPR
— Reuters (@Reuters)August 22, 2025
《人民日報》還專門發布一篇評論,聲稱中國對抗日本的貢獻,長時間被部份人士選擇性忽視與低估,同時還並「刻意貶低與醜化」中國共產黨的戰時所有努力。文章指出,「這些無視鐵一般的歷史事實,忽略戰爭中喪失數千萬無辜生命,反覆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歷史,這就是無恥的背叛行徑。」
在中國國內普遍稱為「抗日戰爭」的二戰,中國境內的人員傷亡,估計落在2000至3500萬人之間。其中包含1937年南京大屠殺(Nanjing Massacre)中,被日軍屠殺的30萬人。
除了透過黨政媒體進行文字宣傳,近期上映的中國電影《南京照相館》(Dead to Rights),就是主打大屠殺話題。該片自7月底上映以來,國內票房已突破26億元人民幣,成功達成歷史宣傳的功效。
雖然前述《人民日報》抱怨,中共在抗戰期間付出的貢獻和苦勞,長時間遭到外界刻意貶低忽視。但從現階段中國國內針對抗日戰爭的描述,或是展覽、文獻內的紀錄,不僅忽視承擔與日本帝國軍隊主要正面戰場的中華民國國軍,甚至還將這群人直接抹去,刻意讓他們「被隱形」,藉此突顯自家部隊的功勞。(推薦閱讀)2027中共攻台倒數!美國重啟二戰基地備戰,《經濟學人》全程目擊:美軍步調仍慢半拍
充滿政治暗示、歷史解釋權和大國博奕的閱兵,按照過往慣例,身為國家主席的習近平當天將登上北京天安門城樓,檢閱廣場上數萬名解放軍部隊,預料歐美等多數領袖將缺席閱兵,甚至可能連駐中國大使都不一定會出席。少數可能出席的重要人物,大概只有普京和中亞、非洲等國元首,而前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是否現身,也將是外界關注焦點話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