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蝦增肌減脂還降三高!吃蝦蟹過敏?醫:海鮮限2小時快嗑
蝦子滋味鮮甜,是許多人喜愛的海鮮食材,但很多人不知道,蝦子還能改善血壓、血糖、血脂肪!每天能吃多少蝦?對蝦過敏怎麼辦?《健康2.0》邀請營養師劉怡里、台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謂文及中醫師鄒瑋倫,全方位解析蝦子的營養好處及健康吃法。
蝦子5大關鍵營養素 抗發炎、助代謝
營養師劉怡里指出,蝦子富含蛋白質、鉀、鋅、鈣、鎂及維生素B群。其中,維生素B12是造血及預防心血管疾病、中風的重要因子。鈣質表現上,各種蝦子種類中唯獨櫻花蝦含鈣量高,其他蝦種多去殼食用,主要營養價值在蛋白質。
此外,蝦子的白胺酸含量高,與雞胸肉類似,可作為增肌、造肌的優質胺基酸來源,非常適合納入減重食譜中;麩胺酸幫助傷口修復;鉀、鋅、鈣、鎂等礦物質則是幫助身體代謝的功臣。
看更多:「這種蝦」不新鮮 食藥署揭買蝦觀察方法
蝦子低卡高蛋白 增肌減脂好食材
劉怡里表示,蝦子是極佳的低卡高蛋白食材,飽和脂肪酸極低,適合增肌減脂。蝦子的熱量依蝦種不同而略有差異,以1份100克的草蝦來說,熱量100大卡、明蝦97大卡、白蝦99大卡,泰國蝦和櫻花蝦則都是88大卡。
蝦子高膽固醇?8隻蝦不到半顆蛋
蝦子膽固醇高嗎?劉怡里說,蝦子高膽固醇的部位在蝦頭,蝦肉本身膽固醇並不高,以一餐一份約100克白蝦為例,大約是8隻,膽固醇約171毫克,遠低於一顆雞蛋的膽固醇含量(約389毫克),民眾不必過度擔心。
看更多:一餐海鮮到底吃多少?海鮮蛋白質「黃金比例」公開:蝦仁8隻就夠
蝦紅素3大實證功效 降血脂、護心血管
蝦子竟能保護心血管!台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謂文解釋,蝦子體內的蝦紅素其實來自於牠們食用的藻類,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類似於番茄的茄紅素,能保護心血管、減少發炎壓力。他引用多項國際研究,證實蝦紅素對心血管代謝的多重益處。
改善血壓和血糖
2018年一份刊登在《亞太臨床營養》期刊研究證實,每天吃8毫克蝦紅素,可以改善第2型糖尿病人的血糖和血壓。
調整膽固醇
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綜合型研究,每日攝取12毫克蝦紅素,可同時降低三酸甘油脂並增加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
幫助血流順暢
日本北海道大學研究發現,每天吃12毫克蝦紅素、持續4周,使用雷射散斑流動圖檢視,發現在沒有副作用之下,血流速得以提升。
儘管蝦紅素好處多多,但若僅靠吃蝦難以達到研究中的高劑量,林謂文建議,可透過藻類或保健品補充。
看更多:這種蝦子超毒不新鮮!吃多恐傷腎、骨鬆、血管鈣化 4招選好蝦
吃蝦蟹過敏?中藥外用洗劑可止癢
不過,很多人吃蝦子、螃蟹會過敏,該怎麼辦?中醫師鄒瑋倫指出,蝦蟹屬於中醫所稱的「發物」,若在身體處於發炎狀態或食用不新鮮蝦體時,容易誘發過敏反應,輕則皮膚搔癢紅疹,嚴重可能導致咽喉腫脹窒息感。此外,也有部分族群會出現「食物與運動連結相關性過敏休克(FIEA)」,即在食用海鮮後進行運動時才誘發嚴重過敏。針對皮膚出現風疹團塊等過敏症狀,她建議可用「驅風平疹洗劑」來輔助緩解。
驅風平疹洗劑
- 材料:土茯苓、白蘚皮、甘草、薄荷各10克,水1000c.c.。
- 用法:將藥材放入水中煮成藥水,放涼後,用毛巾沾濕擦拭患部,或用藥包冰敷。
- 功效:袪濕止癢、鎮定皮膚。
看更多:這種海鮮不要買 小心泡過藥水!透抽、魚、冷凍蝦挑選祕訣
過敏心悸、皮膚癢 快按曲池穴
另外,鄒瑋倫推薦按壓手肘外側橫紋處的曲池穴,對於祛風、止癢和平疹有良好效果,能在過敏發作時幫助降低心悸、緩解皮膚搔癢和咽喉不適。
海鮮從料理到食用 最好2小時內
林謂文醫師提醒,享用海鮮如螃蟹時,應避開特定飲食禁忌。
- 避免濃茶、柿子:濃茶和柿子含有單寧酸,會與螃蟹的高蛋白結合,影響消化吸收,可能引發腹痛、嘔吐。
- 避免茄子:茄子屬於茄科食物,可能在部分族群身上引發自體免疫反應造成身體不適。
此外,螃蟹死亡後會產生組織胺,可能引發食物中毒或蕁麻疹。建議活體海鮮烹飪與食用應在2小時內結束。
看更多:秋蟹開吃!台灣5大常見蟳蟹曝 螃蟹4部位都是排泄物別吃
善調食物及藥材溫寒性質 暖胃整腸
鄒瑋倫則建議,烹調螃蟹時善用辛香料,以調和溫寒性質,例如新加坡黑胡椒蟹就因加入了黑胡椒、奶油、洋蔥而減少過敏反應。至於有些人在吃了螃蟹之後可能引起的腸胃不適或手腳冰冷,鄒瑋倫推薦一道中藥茶飲「舒胃暖腎飲」,可減緩螃蟹的寒性,有緩解功效。
舒胃暖腎飲
- 材料:薑1片、紫蘇3克、酒釀1匙、普洱茶2克,水150c.c.。
- 用法:以上藥材用熱水沖成茶飲,吃螃蟹時同步飲用。
- 功效:舒緩腸胃寒性,健胃整腸。
看更多:秋天吃蟹!蟹肉和蟹肉棒營養有差嗎?螃蟹低脂高蛋白 促進神經健康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劉怡里營養師.林謂文醫師.鄒瑋倫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