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女兒上學慢吞吞,超想吼孩子?先問自己4問題:這「生氣」感受,是誰的?是你的,不是孩子的!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09月03日08:43 • 發布於 09月03日08:43

作者 : 陳志恆

圖片 : shutterstock

每天早上送孩子出門上學,都是一場混戰。 某天早上,眼看一切順利,就要成功把女兒帶出門了。正等著女兒穿上襪子時,她突然盯著門上被磁鐵吸著的照片,開始一張一張地拿下來。

我見她慢條斯理地整理那些照片,想用她的方式重新擺放上去。我心裡有些不耐,頻頻催促著:「快點放回去,穿好襪子和鞋子,我們要出門了!」

女兒很專注,彷彿沒聽見,繼續她手裡的動作。我一股火上來,準備再加點力道催促時,腦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她還是個孩子!」

他還只是個孩子

我想到,她還只是個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會被身旁事物吸引而分心是很正常的,有時候沒辦法照著大人的要求走,也是正常的。

越年幼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越不足,越難以抵擋外界的刺激或誘惑。而學齡前的幼童正處在對什麼都感到好奇的階段,遇到感興趣的事物,注意力瞬間黏著在那上面,也是很正常的。

還記得,女兒剛進入幼兒園小班就讀時,我盤算著,反正學校離家近,比較空閒時,就帶著孩子散步上學去。我想像著父女倆牽手散步的畫面,多麼愜意。

想像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女兒才走出家門,就開始被周遭的事物吸引。先是看到路邊一朵花,蹲下來欣賞了半晌。碰到一隻狗在汪汪叫,女兒就釘在那裡看著牠。轉角遇到便利商店,女兒又吵著進去逛逛。過一會兒又說腿痠,蹲在路邊不想走了。

我開始後悔,路程再短、時間再多,也禁不起這姑娘這樣瞎耗。第二天,我便改成用車子送她上學。

為自己的情緒感受負責

正因為她還是個孩子,所以我願意去理解,她不是故意不合作,更不是故意要唱反調。這麼想時,會使我變身噴火龍爸爸的風險大幅降低。

不過,女兒慢吞吞地邊欣賞、邊整理門上的照片,八風吹不動,始終出不了門,我仍然感到惱怒。 當下,我做了幾次綿長的深呼吸,在內心問問自己:「我的感覺是什麼?」我感到焦慮、煩躁和生氣。看到女兒拖拖拉拉,而我的口頭催促無效,引發這些情緒感受。

我又問自己:「焦慮、煩躁、生氣,是誰的感覺?」

是我自己的。所以,我得自己去安頓,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我又深呼吸一次,試著貼近與感受那些感覺,陪伴一下自己的焦慮、煩躁、生氣。慢慢地,我感到心情平復了,我再問自己:「我可以怎麼做?」

因為平靜下來,解決問題的選項變多了

我決定蹲下來,好奇地看看,孩子是怎麼擺放照片的?我允許孩子擁有一段時間,把她手邊想做的事完成。我說:「爸爸一起幫妳,好嗎?」我和女兒一起把照片一一重新貼回門上。接著,我又順手把襪子交給她,等她穿好後,順利出門。

這一切,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的。你若問我,當下有沒有想吼孩子的念頭?我承認,有。而我以前也曾經吼過,當時看到孩子驚恐的表情,我既難過又自責。後來,當我開始拉高音量時,會立刻覺察並提醒自己踩住煞車、控制情緒。

現在,我更能自我覺察,在情緒冒出的瞬間,先安頓自己、搞定自己。當我情緒穩定時,我會更知道如何與孩子互動,不傷和氣地完成我們都該做的事情。

不斷觀察與嘗試,磨合出與孩子互動的最佳方式

你可能會問我:「你怎麼知道給孩子一段時間,然後和她一起貼回照片,會是有效的?」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但因為內心平靜了,我的腦袋裡開始浮現各種可能的做法,包括,轉移她的注意力、告訴她放學回來再做、和她分析利弊,或者,給她有限的選擇等。

如果我的內心不安定,怒氣沖沖之下,往往只剩下一個選項,那就是怒罵孩子,用恐嚇威逼的方式讓孩子乖乖就範。

最後我決定,給孩子一段時間去完成她手上的任務。那是因為,雖然很想趕快把孩子送出門,但其實也沒那麼急。二來,強迫中斷孩子手上的事情,有可能招來更大的抗拒,反而更浪費時間,並造成親子對立。

然而,每個孩子都不同,每次出門的情境也都不一樣,同樣的方法不可能適用在每一個孩子身上。你得透過平常對孩子的觀察,不斷出招與孩子磨合,必能逐漸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

如果當時趕時間,我當然不會讓女兒把照片貼完,而是堅定地要她先暫停手中的事,穿好鞋襪,趕緊出門。而在女兒放學回家後,我再回過頭來和她討論早上的情況,先關心她的感受,再與她協商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或者做出彼此都能接受的約定。

一旦親子雙方有了默契,自然能夠互相配合,往後帶孩子出門上學,就會越來越順利,發火咆哮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少,這是我的親身體會。

堅持正向教養,從覺察自身情緒開始

很多人說正向教養很難,確實不容易!難就難在大人無法在第一時間覺察與安頓自己的情緒,而在被孩子惹惱時,用更強的力道控制孩子,用打罵恐嚇讓孩子就範,要求孩子乖乖聽話來讓自己的感覺好一些。

如此,我們便沒有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而孩子除了聽話之外,感受到更多的是恐懼,卻又不知道如何處理與安頓自己的情緒。慢慢長大後,遇到不順遂的事便高分貝咆哮怒罵,把大人那一套情緒展現的方式複製到自己身上,這可不是我們樂見的!

為愛練習

孩子拖拖拉拉、不願意配合,要不生氣很難?你可曾想過,當你感到生氣時,這份「生氣」的感受,是誰的呢?是你的,不是孩子的!

既然是自己的,就要自我負責。如何在惡劣情緒來襲時,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呢?你可以這麼做:

做幾次綿長的深呼吸,問問自己:「現在,我的感覺是什麼?」也許是焦躁、憤怒、委屈、擔憂或無助……試著回答看看。

問問自己:「是什麼讓我有這些情緒感受呢?」這個問題能幫助你找到誘發情緒的來源。也許是孩子的脫序,也許是隊友不給力,也許是自己身體不舒服。

問問自己:「這份不舒服的感覺,是誰的?」答案很清楚,即使誘發情緒的來源是他人,情緒感受卻是自己的。然後,告訴自己:「我的感覺,是我自己的,我願意自我負責。」

再做幾次深呼吸,試著靠近與感受那些不舒服的情緒,逐漸讓自己平靜下來後,再問問自己:「面對當前的困境,我可以怎麼做?」當一個人的情緒穩定時,就能發現,我們其實擁有很多選擇。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 ,圓神出版,陳志恆著)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住2坪房、5年只領過5次ATM…月薪36K護理師榨乾生活還清房貸,42歲存到2千萬:生來,就是為了改命

「試過各種節食都失敗!」52歲太太沒運動、三餐照吃:靠1招從XL瘦成M號,無壓力減重23公斤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日本1電器過不了海關!出境全遭丟棄原因曝

NOWNEWS今日新聞
02

健康堪憂…連體嬰弟弟忠義「嚴重腹脹照曝光」 PO文喊:不會放棄

中天電視台
03

台人遊峇里島遭困!暴雨成「明天過後」 婚禮恐泡湯

TVBS
04

太噁了!LINE新增「一功能」讓台人炸鍋 網喊:拜託不要開放

太報
05

未來一週持續紅通通! 北市明高溫飆38度 熱帶擾動曝光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