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川普見李在明「拋台海考題」 韓進退兩難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韓國總統李在明將於本月會面,有日媒披露,時間將定在12日舉行。此次會談預計除了會討論美韓在關稅談判中達成一致的韓國投資問題外,將主要聚焦於同盟現代化,駐韓美軍功能及韓國在台海衝突下的角色等。分析指出,對於必須維持與中國關係的韓國來說,可能會成為難題,可說是川普給韓國的「第二張帳單」。
綜合紐西斯通訊社、韓國中央日報等媒體報導,美國韓國雙方首次面對面高峰會的具體日期與形式仍由兩國外交系統協議中,不過據8月3日的消息,會議很可能安排在8月15日光復節前後舉行。
總統府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正就訪美的形式,如國賓、正式、工作等及議題進行討論,考慮到準備時間,預計將落在月中以後。」
不過日媒TBS電視台引述多名外交消息人士稱,李在明目前正朝11日動身赴美,並於當地12日會晤川普的方向協調,預計將在美國停留一至兩晚後返回韓國,出席15日舉行的總統任命儀式。同時李在明也考慮在訪問美國期間參觀韓國企業收購的造船廠。
韓美將討論「同盟現代化」與國防議題
隨著美國與韓國雙方就關稅問題達成協議,下一個核心議題便是「同盟現代化」。此議題涵蓋多項與安全相關的子議題,實質上也被視為川普向韓方提出的第二張「帳單」。所謂「同盟現代化」,是指將過去主要聚焦於應對北韓威脅的傳統軍事與安全同盟概念,擴展並調整為能因應當前國際安全與戰略環境變化的新型同盟體系。
目前美國正集中安全力量牽制中國,因此對韓方的要求,也被認為是針對中國的戰略部署。對於既需鞏固韓美同盟、又必須維持與中國穩定關係的韓國而言,如何在其中尋求妥協點是一大難題。
美方提出的同盟現代化要素包括將國防費用調整、駐韓美軍角色變動及防衛費分擔金增額等視為同盟現代化的核心議題。外界也推測,韓國對美國武器的採購、防衛產業合作,長期懸而未決的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問題也可能納入討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駐韓美軍的角色變化」。過去,美軍官員曾將韓國比喻為「漂浮在中國面前的航空母艦」暗示可擴大韓國因應台海衝突的靈活度;美國在《臨時國防戰略方針》中也明確指出,「美國優先考慮本土及遏制中國對台侵略」,此類說法可能暗示,美方將更多的北韓核威脅應對責任轉移給韓國,使駐韓美軍的部分任務轉向牽制中國。
同盟現代化議題中,也包含國防預算增加與重新協商駐韓美軍防衛費分擔金等問題。川普總統向來重視「數字成績」,預料他可能藉機聚焦「金錢議題」,以宣傳其政治成果與談判勝利。
韓國如何接招
由於川普政府一向採取打破傳統協商模式的談判策略,因此事先劃定「協商紅線」至關重要。
梨花女子大學教授朴元根(박원곤,音譯)認為,川普腦海中勞記者三大目標,分別是防衛費分擔金增加、戰略資產部署費用分攤、國防預算增加。他預測,川普可能會圍繞這三項內容對韓方施壓。
世宗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申範哲(신범철,音譯)認為,若韓國完全無視美方所謂的「戰略性靈活性」推進方向,恐將導致駐韓美軍縮編的不利結果。
申範哲建議,「韓國應承認美方戰略靈活性,但也需明確表示,在『台海有事』時,韓國將專注於防衛本國領土。同時,也應在外交層面強調,韓國不會直接介入周邊國家衝突。」他補充稱,「對於戰略靈活性的承認,不能是無條件的。韓方立場應明確強調事前協商的必要性。並應將『韓軍專注於韓半島防衛』這一原則,與政府正推動的戰時作戰指揮權收回結合起來,尋求雙方『雙贏』的協商方向。」
顯示全部
留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