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丹娜絲颱風0715》89歲阿嬤停電夜葬身火海,災後安置混亂,制度失靈成悲劇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8月06日23:32 • 發布於 07月15日04:23 • 上下游新聞

吳鬆和黃賜福母子倆的家在台南七股溪南里,一個沒有門牌、也沒有人定位過導航位置的地方。從南 31-1 鄉道轉進產業道路後,要開五分鐘、經過將近 2.5 公里長的光電案場才能抵達(註)。記者到訪時,恰是丹娜絲颱風後最晴朗的一天,附近沒有任何倒塌的電線桿,彷彿颱風只是新聞畫面,從沒踏進這裡一步。

12 日夜裡,再過 5 天 90 大壽的吳鬆葬身火場。

起火原因是連日停電、蠟燭不慎傾倒。但真正引爆悲劇的卻是層層失靈的系統:長時間電力中斷、無法即時應變的救援、斷鏈的社會安全網。命苦的人不只逃不出火場,更永遠走不出被遺棄的現實。

火災發生兩日後,黃昏的光灑在焦黑的屋簷上,現場仍透出一絲灼熱未散的餘震。(攝影/楊語芸)

孝心點燭照黑夜,卻引燃致命火舌

那一週嘉南大停電,入夜後屋裡伸手不見五指。黃賜福擔心 89 歲的母親跌倒,特地在她房門口點了 12 支蠟燭。「我是想說,讓她可以看到路,才不會摸黑走來走去。」

沒想到那晚風特別大,蠟燭被吹倒,燒著地上一疊衛生紙。火苗一冒,一下就竄上了木牆,老屋子乾燥,屋裡又堆滿雜物,火勢擋不住地蔓延開來。

黃賜福反覆對自己說,那晚只是想讓媽媽看得見,沒想到卻讓火有了機會。「我真的是想幫她……我沒想那麼多,現在都在想,要是我沒點那些蠟燭,是不是就不會……」

那幾天他身體也不太舒服,冒雨出門買東西受了風寒。12 日中午,他去藥房買成藥,傍晚覺得屋裡悶熱,便拿了張躺椅坐到屋外魚塭旁乘涼。藥效發作,他不知不覺就在那裡睡著了。

黃賜福站在火災現場外,身旁便是母親受困的老屋。(攝影/楊語芸)

魚塭邊驚醒來不及,偏鄉火場成絕路

火燒起來的時候沒有什麼聲音,是蚊子叮醒了他。黃賜福一睜開眼,看見屋裡冒煙,趕忙衝回去時,母親房間的門框已經起火。他急著潑水、拍打、找東西滅火,都沒有效果。他趴在窗邊大聲叫:「阿母,快醒來!」

只是母親看到大火,嚇得全身發軟,根本沒力氣把紗窗從裡面打開。他說那時自己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眼睜睜看著火越燒越大。「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那個紗窗她從裡面推不開,我也進不去……」

因為沒有手機,他只能趕緊騎車去找里長報案。他記得自己油門催到底,一路上只覺得風很大、心跳很快,「什麼都不敢想,就想趕快趕快到就好。」

但這裡太偏遠,黑夜吞嚥了濃煙,加上附近插滿光電板,攔截了火光的線索,消防車花了點時間找路(註)。等他們拉了很長的水線,花了四個小時撲滅火勢時,母親已經沒了。他說那時站在現場,只覺得天都塌了。

火災屋旁即是大片光電案場(左處),但母子倆家中卻連續停電數日,最終釀成悲劇。(攝影/楊語芸)

哭到眼腫聲啞,「最難熬的是想像她怎麼死的」

事發已過兩天,女兒黃雅玲的眼睛仍紅腫得睜不太開,聲音沙啞,整個人像是被煙燻過一樣,灰沉、脫水,眼神無焦。她說,這幾天一閉上眼就忍不住想,母親是不是在火裡呼救、掙扎?是不是找不到門?是不是怕得發抖?

「我不敢去想她到底多痛,真的不敢想……」話講到一半,她停頓很久。「媽媽雖然有點失智,但身體很健朗,還有行動能力……原本還可以再活好幾年。」她沒再說下去,只是輕輕地吸了一口氣,像把所有還沒哭完的眼淚都壓進胸口。

焦黑牆邊聲聲喚,盼媽媽快被找到

回想那天晚上,黃雅玲說她接到里長通知、趕往現場時,滿腦子只想著:「是不是有救出來?」

但她看到的是燒得焦黑的房子,濃煙未散,消防隊說還沒找到人。她繞到母親房間的外牆,一邊哭、一邊對著裡面喊:「阿母,妳快出來,讓他們趕快找到妳啦……」那是一種懇求,一種無法再做什麼、只能祈求遺體儘早現身的痛。

後來,消防隊抬出一具焦黑的遺體,她當下「整個人跪下去」,哭到站不起來,眼前一片模糊,只知道旁邊有人在扶她,但她什麼都聽不到,「心裡整個空掉」。

失去母親後兩天,黃雅玲眼睛紅腫無神,說不出太多話。(攝影/楊語芸)

苦命子與苦命母,一生安靜過日,只求平安而已

黃賜福有個「賜福」的名字,這輩子卻是最沒福氣的人。三年前右腳感染病毒,差點截肢,還未屆齡就提前退休,每月只領一點微薄退休金。他無妻無子,只想照顧老母,安靜渡日。

黃賜福說,意外都是剛好——剛好停電、剛好吃了藥、剛好沒有手機,幾個巧合加起來,媽媽就沒了。他搖搖頭:「我沒怪誰啦,就是運氣不好。」他說話平靜,也沒有埋怨,像是早就習慣了事情總不往他這邊站。他覺得「命就是這樣」,苦的人就要苦一點,出事也只能認。

母親吳鬆一輩子也很辛苦。丈夫酗酒、不太負責,吳鬆獨力拉拔孩子,還照顧公婆,一肩扛起整個家。五個孩子中,有三個兒子相繼因疾病、意外而離世,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劇碼在她人生上演三回。黃賜福說,母親就是那種傳統女人,「有什麼就忍,不會說什麼苦,一輩子幾乎沒什麼歡喜的事……但她心很暖。」

發電的土地沒能留住一盞燈光,兄妹倆只能手持神主牌,帶母親走出這片沒能被照亮的地方。(攝影/楊語芸)

里長:別讓悲劇再次發生

溪南里里長黃郁智回憶,黃賜福是在晚上 7 點多衝到他家,滿臉驚慌。他立刻打電話報警,消防車在 8 點前抵達現場,但因為地處偏遠、四周被光電板與魚塭圍繞,幾輛消防車拉了長長的水線,足足花了幾個小時、凌晨 12 點多才熄滅,又花了好一會才找到吳鬆的遺體。

說到這裡,黃郁智的眼眶也紅了。他說吳鬆雖然已經失智,但每次去送物資,她總是笑笑地迎接他,就算認不得人,還是很和氣。「她真的是很親切、很傳統的阿姨……」他一度講不下去,低頭沉默許久。

黃郁智強調,他理解天災造成大規模電力損毀,電線桿倒了太多,要搶修確實不容易,「但停電要是沒那麼久,也不會發生這場悲劇。」他認為,台電至少應該在道義上到場關心家屬,「這是作人基本的道理」。他也呼籲政府加速推動電線地下化,別讓另一椿悲劇在下場風災時發生。

七股溪南里里長黃郁智見證整場災後援助的混亂與延誤。(攝影/楊語芸)

社會課:黃家還有屋頂,因此未通知安置

黃郁智提到,火災後幾天,七股區公所請大家到活動中心填寫房屋修繕補助申請表,他廣播通知,大家陸續趕來填寫。不料表格送上去後,社會課竟回覆:「填錯了,要重填。」他氣得直搖頭:「颱風天什麼都亂了,還搞這種事,這不是幫倒忙是什麼?」

記者詢問七股區區公所,社會課表示,「會再瞭解表格出了什麼問題」,並強調早在 5 日就已成立災害應變中心,工作人員 24 小時輪班,直到 13 日才解除任務。社會課也指出,6 日颱風夜有民眾透過 119 求助,皆送至設於區公所內的緊急安置中心,「雖然同樣沒水沒電,但至少比較安全」。風雨過後,許多民眾便自行返家修繕屋頂、整理家園。

不過社會課提到,像黃賜福家屋頂還在,相對其他人是安全的,就不會請里長通知他們前來安置,「不能所有停電的人都到安置中心來」。至於沒有電話、無法對外求救的民眾該怎麼辦?社會課沒有回覆。

更令人訝異的是,消防隊在這時候上門,送來「火災警報器」,還要求黃賜福拿著「如何預防火災」的宣傳海報拍照。他滿臉錯愕,話都說不出來,最後還是里長發火,把人轟了出去:「你給一個剛被火燒掉房子的人送火災警報器,會不會太離譜?」

火災之後,黃賜福暫時棲身在活動中心,木椅鋪上兩張睡袋就是他這幾天過夜的地方。(攝影/楊語芸)

安置機制混亂,系統失靈

北門區慈安里陳姓代理里長表示,直到他主動打電話給區長,才得知北門的安置中心設在南鯤鯓,「事前完全沒有通知,我們是臨時才知道地點。」那晚他立刻安排 10 多位長者撤離。陳里長強調,慈安里人口少,他能夠掌握每一位獨居長者的情況,才能一一聯絡、送出。但他坦言:「要是大一點的里,恐怕就沒辦法顧那麼細了。」

七股區西寮里里長柯勝强則說,雖然全里目前已經復電,屋頂也都先蓋上帆布擋雨,但因為又開始下雨,修繕工程可能會被拖延。他指出,七股設了至少三處安置中心,但支援的車輛只有兩台,面對大量撤離需求根本不夠用,他只好先將部分長輩安置在里辦公室,自行照料。

後壁區一位不願具名的里長則直言,颱風夜裡天候惡劣、斷話斷訊,根本聯繫不上人,「哪裡是每個人都有辦法自己求救?整個系統毫無變通。」他認為政府應該在風災來臨前就事先公告安置地點、聯絡窗口,即使最後沒用到也比臨時決定好,「不要等到事情發生才說有開安置中心,沒人知道,也沒人知道要去哪。」

屋頂被掀、屋內持續漏水,後壁災民王麗華睡在塑膠椅上多日。(攝影/楊語芸)

最先被困住、最晚被發現的,是早無退路的人

採訪結束後,記者繞回案發現場拍照,黃昏離開時駛入光電板交錯的產業道路,彷彿走進一座沉默的迷宮。每一條岔路都長得一樣,導航也常常失靈,一不小心就繞了回頭路。

這座如迷魂陣般的光電案場,和這場悲劇何其相似——錯綜、封閉,無人引路,每一步都走得艱難。但我們不得不問:難道命苦的人,在颱風來的時候就註定要更苦命?

當社會系統失靈、基礎建設斷裂,當補助變成表格錯誤、當安置變成資訊失聯,最先被困住、最晚被發現、最容易被犧牲的,總是那些早就沒有退路的人。

這裡燒過一場火,也燒出一個家庭回不去的生活。(攝影/楊語芸)

註:七股面積 11,000 公頃,劃設光電區位 3,500 公頃,其中已完成開發區至少 1,100 公頃。七股光電密集分布在沿三股里、溪南里(火災發生地),北起龍山,分布至鹽山、頂山等地,溪南里更是位於光電區核心。

該區光電型態多為漁電共生案場,光電架高達 4 公尺以上,車輛行駛於其中猶如穿梭密林。且地面道路經過大幅工程變遷,若無當地人帶路,外地車輛不容易分辨方位。

溪南里空拍圖,可見光電密佈(攝影/林吉洋)

延伸閱讀:

丹娜絲颱風0712》七股北門斷路斷電七天,漁民苦求:給我們活下去的機會

丹娜絲颱風報導全系列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北榮名醫涉詐領逾3377萬!假藉研究貪污遭起訴 台北榮總:零容忍

鏡週刊
02

女子巷口撿到「價值995萬」金條 順手帶回家!挨告辯稱:以為假的

CTWANT
03

快訊/挺韓直播主陳清茂「破獄救柯文哲」籌嘸百萬…咆哮、拍桌嗆銀行員

三立新聞網
04

交保喊卡!柯文哲「還要再想想」柯美蘭:哥哥知道家裡其實沒有7000萬

三立新聞網
05

遭羅智強轟「變了」 黃暐瀚認了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