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寶寶一歲多還不會叫爸媽?醫:自閉症0到6歲是治療黃金期

中天電視台

更新於 16小時前 • 發布於 2天前

一名一歲七個月大男童因無法說出「爸爸」、「媽媽」而就醫,經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診治及治療後,目前已能開口說「爸爸抱抱」、「媽媽抱抱」,展現明顯進步。

一名一歲七個月大男童因無法說出「爸爸」、「媽媽」而就醫。(圖/Photo AC)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指出,這名男童在就醫時除了語言發展遲緩外,還出現眼神接觸不穩定、人際興趣不足等情況。經過約一年的心理師治療及父母引導,加強社交參與、溝通、模仿和遊戲等技能後,語言和社交能力已有顯著改善。

針對自閉症的早期診斷,王明鈺主任表示:「自閉症有蠻高的遺傳性,但目前還沒有找到確切的基因,無法透過產前檢測得知。」他建議父母可在孩子六個月前觀察是否「比較少對家人笑、比較少眼神互動,語言發展也比較緩慢」,如出現這些狀況應及早就醫評估。

王明鈺主任強調,自閉症光譜障礙的黃金介入期為零至六歲,其中三歲前更是腦部發展與學習塑形的關鍵時期。他指出:「家長是最好的教練和助教、支持者跟引導者」,家庭環境與照顧者的互動品質,對孩子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右一為身心科主任王明鈺、左一為心理師陳庭萱、左二為心理師王顗翔。(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心理師王顗翔補充說明幼兒早期社會互動發展的四大關鍵領域:「社交參與、溝通能力、模仿能力、以及遊戲能力。」他指出,自閉特質的孩子在這些領域發展較慢,可能出現較高的固著行為,「例如反覆轉車輪、排列玩具、看電風扇等」,需要更多引導來學習新的互動方式。

心理師陳庭萱則表示,自閉特質孩子的教養可從日常生活做起。她建議:「家長可先評估孩子目前的能力,再設定合理的互動目標。」她進一步解釋具體做法:「第一步,是進入孩子的『注意力聚光燈』,例如孩子喜歡來回推車,家長可以模仿他的玩法,與他一起『來回、來回』,建立互動橋樑。」

陳庭萱心理師也分享了引導語言發展的方法:「當孩子想拿餅乾時,家長可先說出『餅乾』,當孩子發出類似聲音,就給予鼓勵。」她建議可依孩子能力逐步減少提示、延伸語句長度,循序漸進地發展溝通能力。

立刻加入中天新聞LINE官方帳號,一手掌握當權者不想讓您知道的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2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3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4

潘若迪63歲「皮膚變光滑」連斑都沒了!曝日常1習慣抗老超有效:真心覺得差別好大

姊妹淘
05

咳嗽伴隨4症狀!醫示警:逾7成確診已癌末 2族群免費檢查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