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長劉文雄請辭,內部信曝原因!曾2度留任推遲退休「二度蜜月計畫也改了」,未來動向曝光
黃靖文
圖片 今周刊資料畫面 提供
工研院長劉文雄周四(10/2)下午,向全體員工發布內部信,表達上周一已主動請辭工研院長一職,預計10月底董事會後卸任。劉文雄表示,他在使命感驅使下返鄉服務,未來他將會投入社會公益,繼續推動草根運動。
劉文雄自2018年4月即擔任工研院長,任期已達7年半。今年67歲的他,其實早多次向上表達辭意。不過,在府院高層的要求下,曾2度推遲退休計畫。
謹記總統賴清德指示 助台灣產業轉型
劉文雄在內部信中自述,2018年就任時,總統賴清德恰好是時任行政院長,他時刻謹記指示:「協助台灣產業轉型。」7年來,並肩共同為台灣產業打拼。每到關鍵時刻,他也時刻想起父親生前教誨「有心要做,得做啊好!」
劉文雄今年已67歲,其實按照年紀早能屆齡退休。只是,劉文雄回憶,2023年5月,當時他還在英國出差,半夜就接獲政院告知希望留任,2024年9月,意外又接到政院的留任指示。
為了替台灣產業發展打拚,劉文雄即便達退休年齡,但仍選擇2度留任。他在內部信中分享,原本已替退休安排了旅遊行程,二度蜜月的計畫,隨政院的留任電話全盤更改。
上任即推「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
劉文雄回首7年半的任期,一上任就啟動並規劃「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市場為導向的科技研發,作為學術界和產業界之間的有效橋樑,以價值創新協助政府推動產業升級轉型。
劉文雄率工研院團隊,積極推動 AI 百工百業、無人載具、淨零永續與健康醫療等技術,協助產業提升能源效率與韌性。
國際布局方面,工研院在劉文雄任內,先後設立東南亞及英國辦公室,與國際研發機構接軌,推動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國際話語權。自2019年起更推動無形資產經濟,成功鏈結臺灣科技市場與資本市場,持續扮演產業創新幕後推手。
打破僵化獎金制度 在工研院導入企業經營精神
劉文雄任內,也導入企業化經營的精神及文化,打破僵化的獎金制度,讓獎金能實質與同仁的表現連動,提升營運效率,打造充滿使命感與向心力的職場。
「組織改革不一定能長久,但企業文化改革,能持續傳承。」劉文雄說,今年工研院營運績效依然亮眼,讓明年度獎金更值得期待,他期許未來工研院同仁,一起在這樣基礎上,繼續朝共同目標前進。
更多今周刊文章
0050每月存股2萬,OL滾出2800萬!為何達人說別再傻等便宜價?0050最強買法曝光
58歲機師年收400萬,退休差點破產?學霸兒女一路私校、每月5萬學費掏空存款:賺再多都可能被三座大山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