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對等關稅影響更大?「232條款」公布倒數!台灣半導體面臨重大挑戰
美國針對半導體啟動「232條款」調查,結果最快這週公布。專家警告,一旦課徵高額懲罰性關稅,台灣出口恐面臨重擊,影響甚至比對等關稅更深遠。
這項被視為比對等關稅更具殺傷力的貿易武器,究竟是什麼?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又將帶來哪些衝擊?《天下學習》帶你了解232條款的來龍去脈,以及台灣可能面臨的挑戰與因應策略。
什麼是232條款?
根據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資料,美國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簡稱國安調查)源自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規定,是美國政府用來保護國家安全的重要貿易工具。
232條款授權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BIS)對特定進口產品採取調整措施,包括課徵高額關稅、設限進口配額,甚至推動研發補助等非關稅措施。
一旦認定進口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總統即具有對該產品採取調整措施的裁量權,包括提高關稅、設定配額或採取其他非貿易措施。
232條款的公布時間與最新進展
半導體調查時程
美國商務部於2025年4月以「國家安全」為由,針對半導體晶片、封裝器材、晶圓、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含晶片之下游產品展開232條款調查。
結果預計在2025年8月11日這周公布,市場高度關注是否將引發新一輪科技產品關稅衝擊。
其他產品的232條款實施情況
美國總統川普已在多項產品上運用232條款:
2025年6月:施行對鋼鋁課徵50%關稅。
2025年7月30日:宣布對半成品銅與銅密集衍生產品課徵50%關稅,8月1日上路。
藥品也納入232條款調查範圍。根據《CNN》報導,川普表示「很快就會」課徵200%關稅。
232條款對台灣的潛在影響
台灣半導體產業面臨的風險
業界和智庫根據過去類似調查案例、政治氛圍以及潛在衝擊程度所做的預測,232條款調查結果公布後,台灣半導體相關產品可能面臨10%~25%的懲罰性關稅,最嚴重甚至可能高達50%。這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將造成重大衝擊。
對台灣整體出口的衝擊程度
根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台灣上市櫃公司直接或間接銷售到美國的營收達7.71兆元,占總營收17.3%。其中對美銷售比重較高的前五大產業包括:
電腦及周邊設備
半導體
其他電子
電子零組件
通信網路業
這五大產業合計351家公司,銷美總營收達7.29兆元,占比約16%。若被課徵高關稅,恐重擊近兩成營收量能。
繼續閱讀全文👉🏻比對等關稅影響更大?「232條款」公布倒數!台灣半導體面臨重大挑戰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放下台大電機系「人生勝利組」,楊理博:深入南美、睡在牧草上…不是探險是探心
科技業人才報告:半導體業、IC設計年薪稱王,哪些職缺最難找到人?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