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林宏文專欄】日本人護照擁有率僅17.5% 大老示警向台灣學習 台積電熊本廠是九州台灣合作的新未來

Knowing

發布於 05月13日06:00 • 專欄作家林宏文

昨(12)日參加在日本福岡舉辦的日台論壇,這是由九州台灣未來研究所主辦,探討九州與台灣未來在產業合作及人才發展等議題。日方請來多位產學界重量級人士,台灣方面則由台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政大教授李世暉與我一起參與,有不少心得與大家分享。

主辦論壇的九州台灣未來研究所創辦人隈本直樹先生,過去長期負責九州亞洲經營塾的碧樹館人才培育,協助九州在地企業做年輕人才的培訓工作。

2018年,隈本直樹首度到台灣參訪,當時他就發現台灣科技產業發展快速,面對挑戰時的各種應對,都讓他覺得有很多是日本企業可以學習之處,因此後來他四度將九州亞洲經營塾的人才培訓課程移到台灣,每次都大陣仗帶著數十位學員來台灣上課學習。

(隈本直樹提供)

後來,台積電在熊本建廠,九州與台灣經濟連動度更高,隈本直樹也邀請我兩度擔任培訓講師,他希望我將台灣科技業的創新突破精神,傳達給日本年輕人,讓他們可以從台灣經驗中獲得更多刺激,也促進過去在日本被視為邊陲的九州可以進一步發展。

在昨天的論壇中,第一位主講的麻生泰先生,是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的弟弟,他擔任麻生株式會社代表取締役會長(董事長),也是九州經濟聯合會名譽會長。

麻生泰演講時提到,近年來他對日本地位的下滑感到憂心,從1990年至今,日本在全球名目GDP的占比愈來愈小,從1990年的14.1%,到去年只剩3.6%,這段時間全球GDP成長4.8倍,其中亞洲國家成長15.6倍,但日本僅成長1.3倍。

(表一,麻生泰提供)

此外,他也統計,日本目前債務比,甚至較希臘還高,托福分數排名也很落後,只有73分,比中國、台灣、韓國的90、87、86分都低很多。

最驚人的是,日本1.23億人口的護照擁有率,僅有17.5%,等於是六個人中只有一個人擁有護照,對比南韓是四成、美國是五成,台灣是六成,日本是低得驚人。也因此,日本出國率是15.8%,比台灣的71.9%及香港的174.4%低很多。

(表二,麻生泰提供)

麻生泰說,日本人現在連國門都不出,覺得日本很舒服,待在日本就好了,沒有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這是很可怕的事。至於九州各縣的出國率,九州各縣中福岡最高也只有7%,對比東京17.1%都是大幅落後。

他說,這些驚人的數字,其實已經告訴大家,日本未來到底會淪落成什麼樣的國家了。

他也提醒九州的企業經營者,每個人都要設定自己的目標,三年、五年以後要做什麼,他說雖然他年紀大了,但覺得人生還有很多事要做,也立下志願要在九州蓋一個全日本最好的醫院。

談到台灣,他的家族經營過水泥業,與台灣的台泥有過合作,因此他也多次到過台灣。他認為台灣與日本在地理上很親近,這幾年台灣大幅崛起,是日本很好的學習對象。

麻生泰家裡有六個兄弟姐妹,當過首相的哥哥當然名氣最大,但麻生泰則是少數到英國牛津大學留過學的高材生,英文也是日本人中少見的流利。

他還私底下開玩笑說,他家裡的兄弟姐妹,只有他是混血兒,因為他曾在留學時在法國出過車禍,躺在醫院裡輸過血,所以只有他「混到血」。

他說,日本人現在都在使用過去式,總是回想往昔榮光,年輕人似乎也覺得,生活環境已經這麼好了,不太需要再努力了。

「現在外國人來日本,一碗拉麵只要800日圓,都覺得超便宜。日本品質這麼好,但為何那麼便宜?」麻生泰說,日本這種現況,真的令人很擔憂。

FC今治高等學校里山校校長辻正太,經常會邀請企業人士來學校與學生交流,此圖為豐田汽車董事長豐田章男來校,還表演賽車。(圖,辻正太提供)

麻生泰今年79歲,但活力十足與年輕人聊天,在座談會討論時,他則專注聽講,聽年輕很多的專家分享。隈本也邀請多位來自高校與大學的教育第一線前輩來分享,談人才培育及養成的心得。

其中一位是FC今治高等學校里山校校長辻正太先生,這所私立高校成立才兩年,兩屆學生有一百多人,學校特色是冠上足球隊FC今治的名字,並有日本著名足球名將岡田武史教練在此任教。

他說,十年前,岡田武史在學校附近,選擇背山面海的土地,只用42億日圓就蓋了一座足球場,相較一般球場要花900億,是相當便宜的。由於學校很偏遠,岡田到學校都是搭飛機,一年總共飛了167次,名列全日空飛最多的第一人,至於辻正太自己去年也飛了100次。

才四十多歲的辻正太校長說,第一年學校剛成立時,因為大家還不熟悉,只有三十多人選擇來念,他因為與大家聊了很多理念,與很多來聽講的父母都變得很熟,到了第二年就招滿了八十人。同學之中有三分之一學生不踢足球,都是因慕名岡田而來。

在教育理念上,他們選擇讓學生自行解決問題,另外也提供學生去當地企業實習的機會。至於對學生的校訓只有三個,一是不能傷害自己,二是不能傷害別人,三是不能阻礙別人的學習。

另一位井上弘士是九州大學副校長,也是資訊科學研究院教授,兼系統LSI研究中心主任。九州大學是目前培育日本半導體人才的重點學校,台積電熊本廠不少員工都畢業自九州大學,但由於九州大學理工科學生只占一成,因此學校也提供很多課程,給想要學習半導體的非理工科背景人士來學。

井上弘士也提供自身在人才育成上的經驗談。由於他也負責九州大學提供給國高中生短期探索未來的課程,他發現,每次課程讓五個學生分到一組,很快地年輕人自然產生領導人與分工合作的團隊,五天下來,從上課到完成作業,表現都讓人驚訝。他也認為,只要提供年輕人可以表現自己的場域與機會,他們自然就會有表現。

談到國家的競爭力,與人才密切相關,大家也討論到日本與台灣在很多方面的差異。

政大教授李世暉說,日本與台灣在人才及工作環境上有很大差異,台灣很多優秀學生都擠去念理工,但日本沒有這個現象,理工生比例沒有特別突出,甚至只佔一、兩成。

此外,台日企業雇用人員也有不同。台灣電子業雇用的人才幾乎都是理工科畢業學生,由於電子業集中度高,因此持續都在缺人狀態,至於日本因為理工科生沒有那麼多,很多電子業也都雇用文科生,但透過培訓讓這些新人到公司後再學習。

也因此,日本企業著重人才培訓,新進員工進來會做三至六個月培訓,至於台灣很多企業要求員工有即戰力,一進來就可以上線工作,對員工培訓投入不深,這可能也與台灣員工頻繁跳槽有關,但相較來看,日本企業員工比較穩定,至今仍有半數企業維持終身雇用制。

此外,台日對人才的需求,他認為,台灣資訊電子業本科人才不會來日本工作,因為日本電子業薪資明顯較台灣低,像台積電員工薪資就比日本半導體公司要高很多,另外台積電熊本廠的員工,薪水也沒有台積電在台灣總部的員工高。

但是,在台灣學日文的文科生,就會想去日本工作,因為台灣文科畢業生薪資太低,也輸給日本文科生的薪資。

不過,不只台灣電子業目前人力緊缺,在台積電赴熊本廠投資後,九州目前人才資源也是處於很吃緊的狀態。

根據「九州半導體人材育成Consortium」今年3月底最新調査,統計九州地區理工科系大學、高等専門學校及工業高校,年度畢業生人數約2.7萬餘人,目前僅9%約2400人從事半導體業相關工作,但目前九州地區半導體業界所需人才數約3,400位,推估不足數超過千位。

另外,去年僅約54%九州地區畢業生於九州地區的半導體業就職,也就是約1,300位,佔九州理工畢業生的4.8%,而有約46%畢業生選擇於九州地區以外的半導體業界服務,很多人才流向大城市如東京或大阪,大約1,100位,約佔九州理工畢業生的4.2%。也因為九州人才外流,因此九州地區半導體業界所需人才數約3,400位,人才缺口其實更大。

因此,半導體人才不足的問題,已是目前台灣與日本九州共同的問題,這也成為九州台灣未來研究所要努力研究解決的難題。

不過,不只人才不足需要解決,我也聽到有日本朋友提到,他們覺得在台積電工作的日本人壓力很大,連請個假都提心吊膽,甚至主管也不是很願意。這大概也是源自台積電高強度的工作要求,可能讓一些日本朋友受不了吧。

隈本直樹說,過去日本與台灣,地理上很近,但心靈上遠,但在日本大地震後,因為台灣無私的捐獻,讓日本人注意到台灣。

他說,台灣一樣是地震、風災頻傳的地區,但台灣與危機共處,天線永遠是打開的,對市場變化及新機會都很敏銳,這些都很值得日本學習。

他說,台灣的優點正是日本的缺點,其實,台灣經歷過的事,日本也有類似的歷史,只是日本人忘記了教訓,如今透過台積電熊本廠,讓日本有重新學習的機會,這也是九州台灣未來研究所想要努力的目標,也希望九州與台灣可以一起攜手合作,促進日台交流及合作更加密切,讓九州成為日本成長最快速的地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高通峰會直擊!執行長阿蒙:6G商用裝置最早2028年問世,AI代理人將改寫手機角色

今周刊
02

【專訪】Chainvestigate執行長陳采履:幣流分析不只是打詐工具,更是Web3時代信任的基礎!

Knowing
03

打造星際之門 OpenAI、甲骨文、軟銀擬蓋5座資料中心

路透社
04

印度法院駁回馬斯克社群媒體X訴訟 網路監管機制有效

路透社
05

Disney+從10月21日起調漲美國訂閱費 連4年漲價

路透社
06

路透:川普25日將簽署TikTok協議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