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颱共舞要來了?柯羅莎颱風最快今晚生成!恐引起「藤原效應」
太平洋上也太熱鬧!這幾天從范斯高颱風、竹節草颱風,到有機會今晚發展成柯羅莎颱風的熱帶性低氣壓,不排除未來有機會出現「三颱共舞」的情況,更傳出可能出現罕見的「藤原效應」,究竟它們對台灣的影響如何呢?
第9號颱風「柯羅莎」最快今晚現身
中央氣象署指出,太平洋海面上出現熱帶擾動,有機會於今晚(24日)發展為今年第9號颱風「柯羅莎」(Krosa,名稱由柬埔寨提供)。目前預測顯示其行徑將朝北進行,距離台灣較遠,暫時不會直接影響台灣本島。
「范斯高」、「竹節草」接力生成
而兩個輕度颱風「范斯高」和「竹節草」已相繼生成,范斯高在今(24)日早8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24.0 度,東經128.0 度,以每小時21公里速度,向西北進行。氣象署預估,范斯高最接近台灣的時間將落在今晚至明天清晨,主要影響北部與東北部地區,可能帶來局部陣雨與雷雨。
竹節草則於昨日晚間生成,24日8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6.3 度,東經118.4 度,以每小時7公里速度,向東進行,預計會穿過菲律賓呂宋島後朝琉球以南海域移動,目前對台灣威脅不大。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署
雙颱夾擊恐引發「藤原效應」
氣象主播王淑麗指出,「范斯高」和「竹節草」這兩個颱風距離台灣約600至700公里,也有可能出現罕見的「藤原效應」,也就是颱風之間互相牽引、影響,看起來就像台灣被夾擊一樣。
王淑麗也強調,雖然畫面上看起來壓力不小,但實際強度與影響仍屬輕度,暫時未達警報發布標準,不過范斯高的外圍環流將帶來顯著降雨,尤其今晚到明早,北部與東北部需特別注意雷雨與強降水情形。
藤原效應是什麼?
藤原效應,又稱「雙颱效應」,是指當兩個熱帶氣旋靠近時,彼此之間會產生旋渦交互影響,這一現象最早由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咲平在1920年代提出,當兩個颱風進入相距約1000公里以內的範圍,彼此的氣旋風場會開始互相影響,使得兩個颱風繞著共同中心旋轉。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署
這樣的情況可能導致颱風的運動軌跡出現顯著的變化,如合併、分離,甚至強度減弱或消散。而台灣也曾發生過「藤原效應」,在2001年時的納莉颱風是當時許多人的惡夢,當年納莉颱風不只路徑怪異,連活躍期也很長,且與丹娜絲颱風產生「藤原效應」形成牽制作用。導致納莉颱風突然朝向南方前進,更受副熱帶高壓影響,移動速度緩慢原地滯留,最後又來個急轉彎直撲台灣、穿越台灣中心,造成嚴重的長時間的致災性豪雨。
接下來天氣如何變化?
氣象專家賈新興分析,自週四(24日)開始,台灣將受到颱風外圍水氣影響,週四桃園以北及宜蘭將有短暫雨,午後山區與南部可能出現雷陣雨;週五則是彰化以北可能有陣雨,午後各地續有局部降雨。
賈新興進一步說明,週六至下週一(26日至28日)期間,新竹至台南區域將有陣雨發生機率,午後各地亦有短暫陣雨,西半部夜間到清晨可能出現突發性強降雨,苗栗以南需留意較大雨勢的發生。
三颱成形確定嗎?
根據氣象專家賈新興指出,目前台灣東南方海域正活躍著三個熱帶系統,分別為已命名的范斯高、竹節草,以及有高機率發展為第9號颱風「柯羅莎」的熱帶擾動,形成「三颱共舞」的局面。
圖片來源:FB@賈新興
不過,賈新興也強調,這三個系統中,柯羅莎走勢偏向東北,距離台灣較遠,預料不會帶來直接影響;而范斯高與竹節草則將在明天(25日)之後逐漸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其中范斯高目前仍是對台影響較需要關注的對象。
他提醒,接下來十天台灣將持續受大低壓帶籠罩,整體天氣偏不穩,週末起西半部午後雷陣雨明顯增多,28日至8月初更可能因偏強西南風加持,中南部有出現較大雨勢的機率,雖然三颱齊發的氣氛看似緊張,但從目前觀察來看,強度與路徑都未至於構成重大威脅,大家還是需要多關注未來預報更新,做好彈性因應喔!
延伸閱讀:
逢甲榕樹倒下奪命!23歲碩士生終於託夢「與媽媽相擁」,留下一句話讓她淚崩
颱風、大罷免撞期?輕颱「范斯高」預計在這時間最接近台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