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居家血液透析納健保 新冠抗病毒口服藥臨床指引放寬 洗腎患者照護更全面

每日健康

發布於 1天前

健保署推動「全民健保居家血液透析試辦計畫」,且自今年6月起,將居家血液透析納入給付,支付標準比照醫院,並額外提供居家訪視費、視訊診療費。示意圖為洗腎中心。

健保署推動「全民健保居家血液透析試辦計畫」,且自今年6月起,將居家血液透析納入給付,支付標準比照醫院,並額外提供居家訪視費、視訊診療費。示意圖為洗腎中心。

健保署推動「全民健保居家血液透析試辦計畫」,且自今年6月起,將居家血液透析納入給付,支付標準比照醫院,並額外提供居家訪視費、視訊診療費。示意圖為洗腎中心。

我國洗腎人口近9萬人,其中超過9成選擇血液透析(註一)。健保署推動「全民健保居家血液透析試辦計畫」(註二),且自今年6月起,將居家血液透析納入給付,支付標準比照醫院,並額外提供居家訪視費、視訊診療費。不僅洗腎病人有更多元的選擇,也象徵我國醫療照護模式將邁向去中心化,回歸社區的「自我居家照護」模式(註三)。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臺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指出,患者於醫院血液透析需每週抽出3天去醫院,病人時間被綁住。採取居家透析,患者不用舟車勞頓,在家就能進行,還可以在晚上睡覺時進行透析,避免影響白天日常(註四)。對患者來說更自由,時間運用更彈性。此外,居家環境單純,也能降低感染風險,早期研究顯示,居家透析患者的病人器官健康狀況和生活品質都更加提升(註三)。
根據健保署「全民健保居家血液透析試辦計畫」,居家血液透析給付比照醫院,提供檢驗、藥劑、材料等費用,透析水和機器則由病人自付(註二)。要執行居家透析,病人或家屬須先接受8至12周完整訓練,包括血管通路穿刺、血液透析機操作、血壓脈搏監測、透析RO水質監控等。
吳麥斯理事長表示,居家透析「門檻高」,病人要先到醫院受訓並經醫師評估,且須自備機器,有一定成本,目前多是經濟能力較好的病人選用。健保署目標今年收案50至70名居家血液透析患者,預期8年內增至800人(註二)。
吳麥斯理事長認為,民眾必須具備自我照護與預防醫學意識,驅動力要夠強,願意「自己照顧自己」,才去選擇居家透析。如今健保通過給付,象徵開放更多元選擇,也呼應醫療照護模式逐漸走向去中心化,不再拘泥於醫院,將有越來越多人回到社區、居家接受照護。
除了居家血液透析納入健保外,我國也接軌國際,在今年2月放寬新冠抗病毒口服藥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用法用量,納入重度腎功能不全病人(含血液透析患者)(註五)。吳麥斯理事長表示,由於透析病人抵抗力較差,若感染新冠,住院、重症、插管、死亡、且長新冠風險較高(註六),如今開放增列血液透析病人使用抗病毒口服藥(註五),能讓腎友獲得更即時且安全的治療。
隨著健保擴大居家透析給付、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用法用量與時俱進,提供腎友更多元且個人化的選擇,在居家也能享有便利安全的照護,降低新冠感染的重症風險。吳麥斯理事長說,雖然居家血液透析人數不多,但價值在於自由度高、生活品質提升,也展現政府照顧腎友的心意。隨著經驗累積,未來也可望透過科技進行遠端監測、數據分析,更完整掌握患者狀況,提升整體照護品質,並舒緩目前壅塞的醫療環境。(PP-C1D-TWN-0205-202510)
註一:台灣腎臟醫學會,2023腎病年報-第1章(2021年台灣透析現況概述)
註二: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全民健康保險居家血液透析試辦計畫(114.6.4公告)
註三:Cheetham MS, Ethier I, Krishnasamy R, et al. Home versus in-centre haemodialysis for people with kidney failur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4, Issue 4. Art. No.: CD009535. DOI: 10.1002/14651858.CD009535.pub3. Accessed in Oct 2025.
註四:Palmer SC, Palmer AR, Craig JC, et al. Home versus in-centre haemodialysis for end-stage kidney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4 Nov 20;2014(11):CD009535. doi: 10.1002/14651858.CD009535.pub2.
註五:疾管署,Paxlovid仿單已增列重度腎功能不全病人(eGFR<30 mL/min,含接受血液透析者)之用法用量(疾病管制署致醫界通函第572號)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SVdqwA7ljII8C7c6lfBltw?typeid=48。Accessed in Oct 2025.
註六:Yende S, Parikh CR. Long COVID and kidney disease. Nat Rev Nephrol. 2021 Dec;17(12):792-793. doi: 10.1038/s41581-021-00487-3. PMID: 34504319; PMCID: PMC8427150.

延伸閱讀
壓力大、焦慮易老?小心「端粒」縮短加速!專家教你4招減壓 讓細胞延緩老化
發霉食物只丟掉一部分?小心「這毒素」長期停留!肝癌主因、腎臟殺手都來了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普發1萬「務必留意這2事」否則可能變成0元! 登記、代領、領現方式一次看懂

常春月刊
04

很多人中!「1習慣」像身體狂吃糖 害焦慮、失眠、大腦過勞

三立新聞網
05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6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