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獨立電表控用電!北漂族面臨電價調漲 公電費用隨之上漲惹關注

TVBS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 藍于洺 李建緯
台灣電力公司 (圖/TVBS)

北漂租屋族面臨電價調漲的挑戰,不僅個人用電成本增加,公共用電費用也隨之上升。租屋族奈奈分享她一人租套房的用電經驗,使用獨立電表精打細算每一分錢。隨著10月電價調漲,非夏月電費最高每度達7.03元,夏月電價更高達每度8.86元,創下新高點並拉抬公電電費,使租屋族對用電議題更加關注。專家指出,根據去年7月內政部實施的租屋電費新制,房東不得收取超過台電當期「每度平均電價」的費用,且屋外公共空間電費分攤需透過協調後向台電申辦。

租屋族使用獨立電錶計費 (圖/TVBS)

北漂租屋族奈奈表示,尤其到了夏天,電費會更貴,因為有些房東夏天一度電就會收到7塊錢,如果漲價的話台電費用就會變得更高。奈奈說明自己因為常用電腦和冷氣,再加上電熱水器和冰箱,用電量比較大。她租的是採用獨立電表的套房,是一間兩戶各自有獨立電表的房子,能清楚知道每個人的用電情況。奈奈提到自己冬天會開暖氣,因為比較怕冷,所以暖氣的電費跟冷氣差不多,冬夏天的電費大概是500到600塊錢。

電價調漲後,非夏月電費最高每度7.03元,夏月電價最高將達到每度8.86元,寫下新高點,同時拉抬公電電費,也讓用電議題更受到租屋族重視。崔媽媽租屋基金會法務組組長曹筱筠表示,關於分租套雅房的計價,可能沒有辦法跟以前一樣隨意收費或直接用台電最高級距的上限來做收費。她特別提醒,如果房東的供電是公共區的供電,且有向台電做每個住戶的分擔,就會呈現在帳單裡面,如果無法呈現在帳單裡面,則可能無法向房客收費,因為這已規定在應記載事項裡面。

曹筱筠進一步解釋,房東需要和房客協調後再向台電申辦,屋外公電才能計入電費單中。雖然套雅房的屋內公電可獨立電表另外收取,但費用仍不可超過當期總電費。去年7月內政部租屋電費新制上路,強制不得收取超過台電電費當期「每度平均電價」,但未來電價上漲後,公電電價這部分還是需要特別留意。

曹筱筠也提醒,有時候出租人或房東並沒有持續更新收費方式,可能還是用以前的方式收費,建議房客提醒房東收費方式可能有所改變。如果對房東的收費方式有疑慮,房客可以到台電申請「租屋電費查詢專區」。

專家舉例說明,若一個門牌分隔成3間房間出租,每月電費1000度,分擔下來每間用300度,剩下100度屬於公電,可以平均由3房分擔,但房東合計收取費用不能超過1000度費用。清大核工所教授葉宗洸強調,租戶本身需要跟房東確認清楚,在分擔整個社區的獨立公共用電電費時,分擔的情況是什麼,每一戶所繳交的比例大概是多少,都可以進一步確認。

租屋市場逐漸走向透明化,專家表示,過去屋外公共空間電費分攤沒有明確規範,現在「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修正後,房東要以公共設施用電情況協調房客後向台電申辦,公電才能計入電費單中。如果房東有違法收取電費的情況,建議租屋族可以打「1950」消費者服務專線申訴,確保權益不受損。

電費議題引發民眾關注(圖/TVBS)

葉宗洸表示,不管是對於大樓租戶,或者在公共電費沒有被記錄在一般電費帳單裡的分擔公電費用,只要能夠跟房東確認清楚分擔的比例和模式,就可以確認每一期要繳交的公共電費會是多少。電費喊漲,公電跟著漲,在均分之餘,租屋族需多留份心,留意電費權益,別讓自身荷包默默縮水。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學生回憶沒了…曾是潮流地標!「小西門町」淪死城 滿街「出租空店」在地人曝原因

鏡週刊
02

鳳凰將升級中颱 氣象署估10日發布海警

中央通訊社
03

鏡片這樣洗最安全 延長眼鏡壽命!眼鏡行老闆教「正確洗法」

TVBS
04

直擊/黃昏市場湧「買豬肉潮」!店家曝每斤貴10元跑不掉

三立新聞網
05

營養午餐出現「泡麵蒸蛋」學生傻眼 校方回應了:滿意度九成

三立新聞網
06

不是鳳梨酥!外媒點名「台灣1零食」不普通:送禮好選擇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