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海纜每年平均遭破壞8次 交通部提案修正3法增過失犯罰則

ETtoday新聞雲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記者周湘芸/台北報導

海底通訊海纜損壞事件頻傳,為避免地震海嘯觀測海纜受損,並防範以船舶作為破壞工具,交通部今於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提出「氣象法」、「商港法」及「船舶法」修法草案,增訂危害氣象設施過失犯刑罰規範,明定犯罪工具沒收及處置機制。

數位發展部長林宜敬今於交通委員會報告指出,近年地緣政治情勢日趨複雜,國際間海纜疑似遭人為蓄意破壞的案例時有所聞,像是我國今年疑遭受「權宜輪」破壞的斷纜事件。根據國安單位的統計,台灣周遭海纜平均每年發生7至8次的斷纜障礙,其中約8成是人為造成,包括漁撈作業、船錨勾損導致。

交通部表示,此次修法將針對危害氣象設施新增過失犯刑罰規範,考量船舶於海上行駛或停泊時,本應避免發生碰撞或損壞海底纜線事件,又海底纜線等相關圖資已於海洋委員會平台公開,從事海域航行或相關工作者應可預先知悉,因此比照「電信管理法」規定,增訂危害氣象設施過失犯刑罰規範。

因故意損壞海底纜線等行為,影響海嘯及地震預警時效及國家安全甚鉅,交通部指出,此次也針對危害氣象設施(備)的犯罪態樣,明定犯罪用工具、船舶或其他機械設備沒收及處置機制,無論犯罪用工具、船舶或其他機械設備是否屬於犯罪

行為人,均予以沒收。

交通部表示,此次也針對「三無」(無船籍、無船舶證書及無船舶登記)或長期滯留商港的船舶明定規範,得直接令該船舶於3個月內離港;無正當理由未於期限內離港,及遭留置且經查證屬偽冒的船舶,將依法沒入。

另外,交通部指出,此次也訂定船舶航行應揭露資訊的規範與罰則,船舶於我國領海內應維持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船載台正常運作,並發送正確船舶識別資訊,以及具備正確船舶標誌及航海日誌,違規情節嚴重者,處以最高1,000萬元罰鍰,並得令船舶進港,未依限完成改善,有妨礙港口或水域安全之虞者,將依法沒入。

立委李昆澤今質詢表示,今年1至4月台灣周邊海纜就遭破壞5次,由於證據取得困難,事後究責及求償更困難,建議未來應於海纜鋪設前、中、後建立損害管理機制,針對鋪設地點調查設定不同防護層級,並強化海域管理宣傳。

立委洪孟楷也說,台灣周邊海纜近3年就遭破壞25次,撇除意外,目前就直指是「中共刻意破壞台灣對外聯繫」,但在25次破壞中,實務上僅求償2次,且都是由民間求償,凸顯無論法令訂得多嚴格,若陸委會、法務部或海委會無法代位求償,實務上修法還是修半套。

林宜敬表示,台灣海纜面對中國大陸灰色地帶襲擾,很難判斷是故意還是無意。由於海纜都是民間機構維運,民間真的無法處理,才會由政府代位求償。

點我加ETtoday好友,接收更多新聞大小事。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成功登記普發1萬!「遇4狀況恐無法入帳」財政部曝解法

三立新聞網
02

「2」改成「3」!國小代課老師竄改考券送分 4班要重考

TVBS
03

健保補充保費挨轟 石崇良親上火線:改革是為了公平非「搶錢」

自由電子報
04

全台風雨躲不掉!鳳凰颱風估週日轉強颱 「北轉撲台」連2天下到發紫

三立新聞網
05

高鐵每天超過2千空位被浪費! 11/10新制「提早1小時搭車先換票」

自由電子報
06

十大癌症死因排行常客 「胃癌」初期常被誤認消化不良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