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人現身!浙大研發「噴氣飛行背包」 升空10公尺影片狂吸2億點閱
近期一款「噴氣背包」的影片迅速在大陸社群媒體走紅,24小時內突破2億次點閱量,引起廣泛關注。這項由浙江大學團隊研發的創新科技,讓穿戴者宛如電影中的鋼鐵人,能夠騰空而起並在高空完成各種動作。一名工程師背負40多公斤的設備,成功升空至10公尺高並展示高難度操作,標誌著大陸在穿戴式飛行器領域已從追趕國際水平躍升為引領者。
這款引人矚目的噴氣背包由產品工程師焦伯京進行示範操作。他解釋,這套設備主要依靠渦輪發動機提供動力,結構設計包括兩側油箱和中間的發動機,每隻手各配備兩台發動機。整套設備不加油時重31公斤,加滿油後則達到46公斤。當焦伯京背負著這套設備騰空而起,並在10公尺高空完成懸停、轉向等高難度動作時,現場觀眾都發出了驚嘆聲。
這項技術突破主要基於三項關鍵技術。首項是大陸自主研發的小型渦輪發動機,採用航空煤油作為燃料,即使在零下15度的環境中也能正常運作。其次是燃料儲存技術,採用模組化設計,可實現2至3分鐘的續航能力。第三項則是平衡控制系統,融合了多軸陀螺儀和向量噴口連動技術,回應速度僅0.8秒,比國際同類產品快40%。
焦伯京表示,目前這套設備需要操作者具備一定的上肢力量,通過自身肢體運動來控制飛行。他透露,下一代產品將致力於讓飛行器本身或通過人形機器人的肢體運動來控制飛行,進一步提升使用便利性。
除了科技展示外,噴氣背包未來的潛在應用領域還包括緊急救援和特種作戰。為了鼓勵像這樣的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相關研發,而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大陸近期推出了大幅補貼政策,包括鼓勵大型資料中心採用華為、寒武紀等國產設備。由於這些產品的能源效率不如國際競爭對手如輝達,導致用電成本大幅增加,大陸政府因此提供最高達50%的電費補貼,以支持國產技術發展。